疾病預防

中醫按摩方法幫助腿抽筋

腿抽筋怎麼辦?很多人都有過腿抽筋的感受,抽筋時疼痛來的迅猛而鑽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的腿抽筋,又有哪些方法可以幫助快速緩解腿抽筋呢,一起來看看中醫的方法吧。>>>5步逼走體內全部濕氣 夏季越懶越要運動

腿抽筋是下肢肌肉自發的強直性收縮,發生在小腿和腳趾的肌肉痙攣最常見。發作時疼痛難忍,肢體難以伸直,使人十分痛苦。

中醫按摩方法幫助腿抽筋

1、睡眠姿勢不好,如長時間仰臥,使被子壓在腳面,或長時間俯臥,使腳面抵在床鋪上,迫使小腿某些肌肉長時間處於絕對放鬆狀態,引起肌肉“被動攣縮”。小腿抽筋發作時該怎麼辦呢?根據不同的原因採取下列不同的對策,可以很快解除痙攣而止痛。

2、老年婦女雌激素下降,骨質疏鬆,都會使血鈣水準過低,肌肉應激性增加,而常發生痙攣。

3、疲勞、睡眠、休息不足或休息過多導致局部酸性代謝產物堆積,均可引起肌肉痙攣。如走路或運動時間過長,使下肢過度疲勞或休息睡眠不足,都可使乳酸堆積;睡眠休息過多過長,血液迴圈減慢,使二氧化碳堆積等。

4、外界環境的寒冷刺激,如冬季夜裡室溫較低,睡眠時蓋的被子過薄或腿腳露到被外。

中醫按摩方法幫助腿抽筋

1、預備式

取坐位,腰微挺直,雙腳平放與肩同寬,左手掌心與右手背重疊,輕輕放在小腹部,雙目平視微閉,呼吸調勻,全身放鬆,靜坐1~2分鐘。

2、拿捏小腿後側

患肢平放在健肢膝上,用對側手拇指與其餘四指用力對合,從上到下反復拿捏患肢小腿後側肌肉0.5~1分鐘。

功效:柔筋緩急、消腫止痛。

3、按揉委中穴

委中穴:位於膝關節月國窩橫紋(即屈膝時月國窩中的橫紋)正中處。

將健側手中指指尖放在患肢的委中穴上,拇指放在髕骨上方,適當用力揉按0.5~1分鐘。

功效:活血消腫、通絡止痛。

4、按揉陽陵泉穴

陽陵泉穴:位於腓骨上端膨大部——腓骨小頭前下方凹陷處。

將大拇指指腹放在同側患肢陽陵泉穴上,其餘四指附於腿肚處,適當用力按揉0.5~1分鐘。

功效:疏肝利膽、解痙止痛。

5、按揉足三裡穴

足三裡穴:位於外膝眼下3寸,脛骨外側約1寸筋間處。

將健側手食指與中指重疊,中指指尖放在患肢足三裡穴上,適當用力掐按0.5~1分鐘。

功效:補脾健胃、調和氣血。

6、按揉條口穴

條口穴:位於外膝眼下8寸,距小腿正面的長骨即脛骨前脊約1橫指處。

將患肢平放在健肢膝上,用健側手中指指腹放在條口穴上,適當用力按揉0.5~1分鐘。

功效:疏通經絡、緩痙止痛。

7、掐承山穴

承山穴:位於小腿後側正中,分肉之間凹陷處,委中穴與昆侖穴連線的中點。

用拇指指尖放在同側承山穴上,適當用力掐壓0.5~1分鐘。

功效:通經活絡、柔筋緩痙。

8、合按昆侖穴、太溪穴

昆侖穴:位於外踝尖與跟腱間的凹陷處。

太溪穴:位於內踝尖與跟腱間的凹陷處,與昆侖穴相對。

將患肢平放在健肢膝上,用健側拇指指腹和中指指腹分別按在太溪穴和昆侖穴上,兩指對合用力按壓0.5~1分鐘。

功效:調和氣血、消腫止痛。

緩解腿抽筋的其他方法

1、抓住腳趾,然後慢慢將腳掌向自己方向拉,重複練習。

2、身體靠在牆上,腳後跟著地,維持1分鐘左右。

以上練習可以重複進行,直到緩解為止。

站立,然後將體重集中由發生抽筋的腿支撐,但是應當小心摔倒,可由旁人幫忙。

平常生活中如何預防腿抽筋

首先,平時要多注意下肢鍛煉,經常步行或者慢跑,增強骨骼肌耐力。其次,游泳前、劇烈運動前或者長時間運動前,要做預熱動作。先活動腿腳、腰身,讓筋脈舒展,氣血流通,抽筋才可緩解。另外,如果預計要進行長途跋涉,建議小腿打彈力繃帶或穿醫用減壓襪,可以改善局部靜脈血回流,減少局部酸性代謝產物蓄積。

穿舒服的鞋子。平足和其他身體構造的問題使一些人特別容易發生腿抽筋。合適的鞋是彌補的方法之一。

拉松被褥。很多人喜歡睡覺時把被子捂得緊緊的。但是特別在仰臥的時候,被子可能壓住足部,這樣使腓腸肌和足底肌肉緊繃。緊繃的肌肉很容易發生痙攣。只要將被褥拉松一些就可以了。

伸展肌肉。睡前伸展腓腸肌和足部肌肉可有助於在第一時間預防抽筋。伸展方法和腿抽筋時伸展腓腸肌和足部肌肉的方法相同。還可以將足前部置於樓梯踏步的第一階,慢慢下壓腳跟使腳跟位置低於階梯位置。

大量飲水。如果平時活動量大(包括散步、整理花園、做家務),需要補充液體以避免脫水,但是不要過量。大量液體能稀釋血液中鈉的濃度,這樣可能導致各種問題,包括肌肉抽筋。應該飲用多少水取決於你的活動量和所食用的食物。因為口渴刺激隨著年齡增長而變得越來越微弱,我們在年老後可能會忘記喝足量的水。一些人還擔心因為喝水太多而上廁所次數增多,特別是晚上更不方便。

預防腿抽筋,還要治療腰椎等原發疾病,補充鈣、鎂、維生素D、維生素B等營養素,汗出過多時注意補充水分和電解質,肢體防寒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