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飲食安全才能幫你防腸胃病

三伏天氣候濕熱,是腸道疾病的一個高發期。患者大多是因為高溫時節不注意飲食控制,食用了過多的不潔食物、生冷食物,或腸胃功能不適應飲食所致。其症狀主要表現大多為腹痛、腹瀉、噁心、嘔吐、發熱、大便呈水樣等症狀,若不及時救治,嚴重的還會危及生命。

每個人因為感染的病原體不同,而有不同的臨床表現。比如感染霍亂弧菌後患者的大便多為水樣便,顏色像淘米水,並且大多沒有腹痛;感染痢疾桿菌後患者的大便呈膿血便,還伴有左下腹壓痛等症狀;而感染大腸桿菌後患者又會出現鮮血便。此外,部分病原體還會在人體內產生毒素,導致中毒、昏迷和休克。

導致腸道傳染病的罪魁禍首統稱為腸道致病原,其種類很多,主要為細菌、病毒和寄生蟲。蒼蠅、蟑螂等昆蟲是傳播腸道傳染病的“好幫手”,當它們叮食了病人的糞便和嘔吐物後,又會在食物、水和餐具上爬行,從而一路播撒這些病原體。

腸道傳染病主要是通過食用了被腸道致病原污染的食物或飲用被污染的水源而造成的,所以預防腸道傳染病的重點就是防止“病從口入”。要嚴把“病從口入”關,重點要做到以下幾點:

不喝生水,勤洗手,飯前便後要洗手,吃零食前也要記得洗手。另外,不要養成吮指頭的壞習慣。

儘量少吃冷飲,包括雪糕、冰激淩和冰水等,更不要一次吃太多。

消滅蒼蠅、蟑螂,清潔環境,防止致病微生物污染食物和餐具。

要選擇新鮮食品,不食用腐敗變質的食品,加工時要生熟分開,生吃的瓜果蔬菜應該用流動水洗淨。另外,冰箱不是保險箱,吃剩的食物即使放在冰箱內,時間也不能過長,再次食用前一定要充分加熱。

如果家裡的親人有腹瀉,在照顧病人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保護自己,照顧完病人後一定要把手仔細洗乾淨。

要儘量少在外面就餐,如果外出就餐要到衛生條件好、具備衛生許可證的正規餐飲點,並且儘量少吃或不吃涼菜,千萬不要在路邊小攤上胡亂的買東西吃。

不同的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腸道傳染病有不同的治療措施,個人不容易判斷。所以如果條件允許,一定要到醫院的腸道門診去就診和治療。

出現腸道傳染病後,除了及時就醫,還應注意:

補充腹瀉和嘔吐丟失的體液腹瀉和嘔吐不僅丟失了體內的水分,也丟失了體內的鹽分、糖分等,所以最好購買“口服補液鹽”並按說明服用。還可以自製糖鹽水,以拇指食指中指抓一小撮葡萄糖或兩小撮蔗糖,以五指抓一大撮鹽,加以適量涼開水飲用;或者在米湯內加少許鹽服用。

謹慎選擇抗生素

濫用抗生素不僅會導致病原微生物對藥物產生抗性,而且會殺滅體內的正常菌群,鬧不好會適得其反,加重病情。但如果不能及時就醫,根據藥店店員或藥品說明書服用抗生素也是必要的,家用抗生素可選用黃連素、氟呱酸、新諾明等,最好連服3~5天。

另外,一定不要禁食或禁水。禁食禁水使本就虛弱的身體得不到營養和水分補充,也沒有足夠的營養素去修復受損的腸道,會不利於致病微生物排出體外,所以禁食禁水會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