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尿崩症吃什麼藥比較好

對於尿崩症的患者是需要及時進行治療的,因為這個疾病對患者的腎小球會有不同程度的損害,輕微的情況可以通過一些藥物的治療。需要按照病情的發展和身體情況來選擇藥物。

(一)水劑加壓素

尿崩症可用激素替代治療。血管加壓素口服無效。水劑血管加壓素5~10U皮下注射,作用可持續3~6小時。這種製劑常用于神智不清的繼發於腦外傷或神經外科術後起病的尿崩症患者的最初治療。因其藥效短,可識別神經垂體功能的恢復,防止接近靜脈輸液的病人發生水中毒。

(二)粉劑尿崩症

賴氨酸加壓素是一種鼻腔噴霧劑,使用一次可產生4~6小時抗利尿作用。在呼吸道感染或過敏性鼻炎時,鼻腔粘膜水腫,對此類藥物吸收減少。在這種情況下和意識喪失的尿崩症病人,應皮下注射脫氨加壓素。

(三)長效尿崩停

長效尿崩停是鞣酸加壓素製劑,每毫升含5U,從0.1ml開始,可根據每日尿量情況逐步增加到0.5~0.7ml/次,注射一次可維持3~5天,深部肌肉注射。注射前充分混勻,發勿過量引起水中毒。

(四)人工合成DDAVP(1-脫氨-8-右旋-精氨酸血管加壓素desmopresssin)

DDAVP增加了抗利尿作用而縮血管作用只有AVP的1/400,抗利尿與升壓作用之比為4000:1,作用時間達12~24小時,是目前最理想的抗利尿劑。1~4μ皮下注射或鼻內給藥10~20μg,大多數病人具有12~24小時的抗利尿作用。

(五)其他口服藥物

具有殘存AVP釋放功能的尿崩症病人,可能對某些口服的非激素製劑有反應。氯磺丙脲可刺激垂體釋放AVP,並加強AVP對腎小管的作用,可能增加小管cAMP的形成,但對腎性尿崩症無效。200~500mg,每日一次,可起到抗利尿作用。吸收後數小時開始起作用,可持續24小時。氯磺丙脲可以恢復渴覺,對渴覺缺乏的病人有一定作用。此藥有一定的降糖作用,但按時進餐可必免發生低血糖。其他副作用還有可引起肝細胞損害、白細胞減少。雙氫克尿塞的抗利尿作用機理不明。起初作用為鹽利尿,造成輕度失鹽,細胞外液減少,增加近曲小管對水份的再吸收,使進入遠曲小管的初尿量減少,增加近曲小管對水份的再吸收,使進入遠曲小管的初尿量減少,確切機理不詳。對腎性尿崩症也有效,可使尿量減少50%左右。與氯磺丙尿和用有協同作用。劑量50~100mg/d,分次服。服藥時宜低鹽飲食,忌喝咖啡、可哥類飼料。安妥明能刺激AVP的釋放,也可用於治療尿崩症。100~500mg,每日3~4次。副作用有肝損害、肌炎及胃腸道反應。醯氨脒嗪也可通過刺激AVP的釋放產生抗利尿作用,每日400~600mg有效。但此要有其他毒副作用而未廣泛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