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春養生防四病 飲食增甘少酸

春季,人體陽氣順應自然,向上向外疏發,因此要注意保衛體內的陽氣,凡有損陽氣的情況都應避免。

1、高血壓

中醫認為高血壓的發病與“肝氣”、“肝陽”的升發有太過密切相關。春天,凡有肝陽上亢的人,特別容易出現頭痛、昏眩。因此,提醒廣大高血壓患者,一旦感覺頭暈、頭脹痛時,除了要反復監測自己的血壓,在醫生的指導下及時調整降壓藥外,還要注意飲食清淡,控制鹽、膽固醇、脂肪的攝入,嚴格戒煙限酒。

2、消化道潰瘍

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易在春天發作,引發上腹部悶脹、疼痛、噯氣頻繁、反酸及食欲減退等症狀。因此,春天對脾胃要進行全面調養。

3、精神疾病

春天是油菜花盛開的時節,在我國民間素有“菜花黃,癡子忙”的說法。因此,春季要注意嚴格監督精神病患者遵守醫囑,進行正規治療,切不可擅自中斷藥物。

4、慢性肝病

容易在春季加重的肝病包括慢性病毒性肝炎和原發性肝癌,同時,春季也是肝病治療的最好時節。肝木逢春,肝木之氣偏旺,這個時候給予有效的治療,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外,人們要適當調整作息習慣,早臥早起,衣著寬鬆,舒展形體,多做戶外活動,克服倦懶思眠狀態,多呼吸清新空氣,舒展筋骨,增強機體對氣候的適應和調節功能。

春季飲食注意

1、增甘少酸

春天,肝的功能旺盛,如果再多吃些酸味食品,肝氣更加旺盛,會導致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下降,影響人體健康。因此要少吃酸味食品,以防肝氣過盛。春季宜吃甜品食物,以健脾胃之氣,如:大棗,性味平和,可以滋養血脈,強健脾胃,既可生吃,亦可做棗粥、棗糕,以及棗米飯。山藥也是春季飲食佳品,有健脾益氣、滋肺養陰、補腎固精的作用。山藥既可做拔絲山藥、扒山藥、一品山藥、水晶山藥球等甜菜,又可做山藥蛋糕、山藥豆沙包、山藥冰糖葫蘆、山藥芝麻焦脆餅等風味小吃;還可做山藥粥、山藥紅棗粥。

2、多吃蔬菜

經過冬季之後,人們較普遍地會出現多種維生素、無機鹽及微量元素攝取不足的情況,如春季人們多發口腔炎、口角炎、舌炎和某些皮膚病等,這些均是因為新鮮蔬菜吃得少而造成的營養失調。因此,春季到來,人們一定要多吃蔬菜。早春季節,新鮮蔬菜較少,此時冬季冷藏、幹制、醃漬、醬漬的蔬菜便可大派用場。如醃漬蘿蔔、薑、蔥頭、白菜、芥菜、辣椒、榨菜等。春季可多吃些野菜。野菜生長在郊外,污染少,且吃法簡單,可涼拌、清炒、煮湯、作餡,營養豐富,保健功能顯著,如薺菜、馬齒莧、蒲公英、車前草、榆錢、竹筍等。如今大棚種植蔬菜逐漸改變了春季新鮮蔬菜供應少的狀況。在生活方便的地方,新鮮蔬菜可以隨時吃到。如菠菜、芹菜、油菜、茭白、萵筍、香椿、四季豆等。春季的湯,應以紅胡蘿蔔、白蘿蔔、海帶、冬瓜、番茄、春筍為主料,配以雞肝、豬肝、瘦肉絲等,湯以清淡、味鮮為宜。

總之,養生就是保養生命的意思。以傳統中醫理論為指導,遵循陰陽五行生化收藏之變化規律,對人體進行科學調養,保持生命健康活力。 精神養生是指通過怡養心神,調攝情志、調劑生活等方法,從而達到保養身體、減少疾病、增進健康、延年益壽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