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高血壓的預防與治療,五大原則見奇效

高血壓對患者造成的危害是不可估量的,要想改變,日常生活中必須積極預防及治療。治療高血壓要從飲食和運動方面入手,如果長期的吃降血壓的藥物對身體造成的傷害是比較大的,所以制定合理的飲食計畫和運動是比較重要的。

一、適量運動

“生命在於運動”,人人皆知。適量的運動,能舒筋活絡,暢通氣血,緩解人的緊張情緒,有利於控制血壓。一般來說,高血壓患者可選擇戶外散步、慢跑、打太極拳、氣功等節律慢、運動量小的項目,且以自己活動後不感到疲倦為度。寒涼可使血管收縮,血壓升高,故冬季老年人宜在室內運動,也可做爬樓梯運動。

二、常測血壓

對高血壓病人來說,經常測一下血壓是十分必要的,因為可根據血壓的水準來調整降壓藥的品種與劑量。若有條件,家庭最好自備一台血壓計。一般將血壓控制在收縮壓130~140毫米汞柱、舒張壓80~90毫米汞柱,且無不適症狀為宜。

三、節食減肥

據統計,胖人平均壽命要比體重正常者短5~10年,這是因為肥胖能增加心臟負擔,導致心臟肥大,出現心絞痛、心力衰竭;肥胖也可導致動脈硬化,使血管彈性降低,脆性增加,容易發生高血壓和腦溢血等。減肥的措施多種多樣,但歸根結底有兩點:一是少吃,二是多動,而且二者應配合進行,缺一不可。

四、心情舒暢。

高血壓是一種心身疾病,任何精神刺激都能使血壓升高。若能做到“得意淡然,失意泰然”,儘量減少情緒波動,對保持血壓相對穩定,減少併發症的發生具有重要意義。

五、長期打算

有些高血壓病病人血壓一下降,便立即停藥。這種不正確的服藥方法,即服藥—停藥—服藥,結果導致血壓出現升高—降低—升高,這樣不僅達不到治療效果,而且由於血壓出現較大幅度的波動,易於引起心、腦、腎發生嚴重的併發症,如心肌梗塞、腦出血、腎功能不全等。高血壓病極少有徹底治癒的,故高血壓病患者要堅持服藥,要有服十數年乃至一生的思想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