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如何養肝護肝 那些常用的調肝中藥

現在的生活,讓很多人的肝都受到了影響,很多肝病都是因為平時的飲食導致的,那麼有什麼方法能夠養肝護肝呢?小編告訴大家,其實很多中藥都能夠調理肝臟的哦,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這樣,以及中醫養肝秘方有哪些。

肝病對人們的身體影響非常的大,而且嚴重的話,還會直接危及到性命的,所以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才行。

現代人的飲食習慣、生活環境,都由著自己的喜好去選擇,油膩、甜食、重口味的食物不加忌口,饑一頓、飽一頓不予調控,再加上煙酒的刺激、得不到保障的睡眠,都有可能就會給肝帶來沉重的負擔,剛強之肝在承受不了重壓時,也會累垮。

臨床上肝病經常有,而且還是各種肝病,那麼有哪些中藥可以用的呢,一起來看下文吧。

柴胡

性味歸經:苦,微寒。歸肝、膽經。

功效主治:和解表裡,疏肝,升陽。用於感冒發熱,寒熱往來,胸脅脹痛,月經不調,子宮脫垂,脫肛。

臨證配伍

柴胡配黃芩:黃芩味苦、性寒,歸肺、膽、脾、大腸、小腸經,具有清熱燥濕解毒、涼血安胎之功效。這一配伍取自小柴胡湯,柴胡泄半表半裡之外邪,黃芩泄半表半裡之裡邪,兩者相配和解少陽邪熱,用於少陽半表半裡之證又柴胡長於解鬱,黃芩善泄熱,相配既能疏理肝膽氣機,又能清泄內蘊濕熱。

柴胡配白芍:這一配伍取自四逆散,柴胡疏肝解郁,白芍養肝斂陰,一散一斂,有疏肝和血止痛功效又白芍配柴胡可以防止柴胡過於疏散。

柴胡配枳殼:這一配伍取自柴胡疏肝散,柴胡疏肝解鬱而升清,枳殼寬胸理氣而降濁,一升清,一降濁,能調和肝脾,疏理氣機,用於肝脾氣滯之證。

柴胡配薄荷:這一配伍取自逍遙散,柴胡升散解鬱,薄荷涼散疏肝,二者相伍,疏肝解鬱,用於肝氣鬱滯之證。

柴胡配青皮:青皮味苦、性辛溫,歸肝、膽、胃經,具有疏肝破氣、消積化滯之功效。在這一配伍中,柴胡疏肝解鬱而升,青皮破氣、疏肝而沉降,二者相配,一升一降,暢達氣機,有疏肝理氣之功效。

佛手

性味歸經:辛、苦、酸,溫。歸肝、脾、肺經。

功效主治:疏肝理氣,和胃止痛,化痰。用於肝胃氣滯,胸脅脹痛,胃脘痞滿,食少嘔吐等。

臨證配伍

佛手配瓜蔞皮:瓜蔞皮味甘、性寒,歸肺、胃、大腸經,有潤肺化痰、利氣寬胸之功效。這一配伍中,佛手理氣化痰,瓜蔞皮理氣通絡化痰,兩者相合,理氣通絡化痰,治療咳嗽日久痰多、胸膺作痛等症。

佛手配香附:佛手疏肝解鬱、行氣止痛,香附行氣活血,二者相合,治療肝鬱氣滯及肝胃不和之胸脅脹痛、脘腹痞滿等。

綠梅花

性味歸經:酸、澀,平。歸肝、肺經。

功效主治:疏肝、和胃、化痰。用於梅核氣,胃脘疼痛,食欲不振,頭暈,瘰鬁。

臨證配伍

綠梅花配玫瑰花:兩者相伍,具有疏肝理氣、活血調經之功效,治療肝氣鬱滯所致痛經等。

青皮

性味歸經:苦、辛,溫。歸肝、膽、胃經。

功效主治:疏肝破氣,消積化滯。用於胸脅、胃脘脹痛,乳癰,疝痛,食積氣滯等。

臨證配伍

青皮配香附:青皮疏肝止痛,香附行氣止痛。兩者相伍,相須相使,疏肝理氣止痛功效更佳,用於肝鬱氣滯之證。

青皮配橘核:橘核味苦、性平,歸肝、腎經,具有理氣止痛之功效。青皮、橘核均能散結止痛,兩者相配則散結止痛效果顯著,治療胸脅及睾丸疼痛等症。

青皮配白芥子:白芥子味辛、性溫,歸肺經,具有溫肺豁痰利氣、散結通絡止痛之功效。青皮長於破氣散結,白芥子偏於利氣豁痰,二者相配能行氣消痰,治療瘰鬁痰核等。

川楝子

性味歸經:苦,寒有小毒。歸肝、小腸、膀胱經。

功效主治:疏肝行氣止痛,驅蟲。用於胸脅、脘腹脹痛,疝痛,蟲積腹痛等。

臨證配伍

川楝子配小茴香:小茴香味辛、性溫,歸肝、腎、脾、胃經,具有散寒止痛、理氣和胃之功效。這一配伍來自天臺烏藥散,川楝子疏肝理氣止痛,小茴香溫肝腎、散寒行氣止痛,兩者相配,既疏肝又溫肝腎、散寒止痛,用於寒凝肝脈,肝經鬱滯之腹痛等症。

川楝子配當歸:當歸味甘辛、性溫,歸肝、心、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之功效。這一配伍來自一貫煎,川楝子理氣止痛,當歸活血養血、柔肝止痛,兩者相配有疏鬱止痛、養血柔肝的功效。

川楝子配青皮:二者都能疏肝利氣止痛,而川楝子善行氣止痛,青皮善破氣消積,兩者相配有疏肝理氣、散結破堅止痛的功效。

牡丹皮

性味歸經:苦,寒。歸心、肝、腎、肺經。

功效主治:清熱涼血,活血散瘀。用於溫熱病熱入血分,發斑,吐衄熱病後期熱伏陰分,發熱陰虛骨蒸潮熱血滯經閉,痛經癰腫瘡毒跌撲傷痛風濕熱痹。

臨證配伍

牡丹皮配赤芍:這一配伍來自犀角地黃湯,二者均能涼血活血化瘀,相配可用于熱傷營血證。

牡丹皮配桂枝:這一配伍來自桂枝茯苓丸,取牡丹皮活血祛瘀,桂枝溫陽通脈行血,二者相配,通脈活血止痛功效更佳。

牡丹皮配白菊花:牡丹皮清熱涼血,白菊花平肝瀉火,兩者相配,清熱涼血平肝。

龍膽草

性味歸經:苦,寒。歸肝、膽經。

功效主治:清熱燥濕,瀉肝定驚。用於濕熱黃疸,小便淋痛,陰腫陰癢,濕熱帶下,肝膽實火之頭脹頭痛、目赤腫痛、耳聾耳腫、脅痛口苦,以及熱病驚風抽搐。

臨證配伍

柴胡配龍膽草:這一配伍取自龍膽瀉肝湯,柴胡疏泄升散,升肝膽清陽龍膽草苦寒沉降,瀉肝膽實火,一升一降,合用可除肝膽濕熱鬱滯,用於濕熱下注之證。

龍膽草配茵陳:茵陳味辛苦、性微寒,歸脾、胃、肝、膽經,具有清熱利濕之功。兩者均有清利肝膽濕熱之功效,茵陳且善退黃,合用則疏肝利膽退黃之功倍增。

白菊花

性味歸經:微辛、甘、苦,微寒。歸肺、肝經。

功效主治:散風清熱,平肝明目。用於風熱感冒,頭痛眩暈,目赤腫痛,眼目昏花等。

臨證配伍

白菊花配桑葉:桑葉味甘苦、性寒,歸肺、肝經,具有疏散風熱、清肺潤燥之功效。這一配伍來自桑菊飲,白菊花涼血明目作用較顯著,桑葉潤肺止咳作用較強,二者相須為用,可治風熱咳嗽、目赤腫痛等。

白菊花配鉤藤:鉤藤味甘苦、性寒,歸心、肝經,具有清熱平肝、息風止痙之功效。兩者均能平肝、疏散風熱,但白菊花偏於疏風泄熱,鉤藤偏於息風止痙,二者相伍,具有平肝泄熱、息風之功效。

白菊花配枸杞:這一配伍來自杞菊地黃丸,白菊花清泄肝熱,枸杞滋補肝腎,兩者相伍,滋肝腎,清頭目,用於肝腎虧虛所致視物不清、迎風流淚等症。

白菊花配川芎:川芎味辛、性溫,歸肝、膽經,具有活血行氣、祛風止痛之功效。菊花偏入肝經氣分,泄熱疏風川芎偏入肝經血分,活血祛風止痛。兩者相伍為用,清熱祛風止痛,用於風熱頭痛。

烏藥

性味歸經:辛,溫。歸肺、脾、腎、膀胱經。

功效主治:行氣止痛,溫腎散寒。用於寒凝氣滯之胸腹諸痛證。

臨證配伍

烏藥配吳茱萸:烏藥理氣散寒止痛,吳茱萸疏肝下氣,溫脾腎寒濕而止痛,二者相配則疏肝散寒止痛功效增強。

烏藥配木香:二者均能行氣止痛,但烏藥偏于溫散下焦,木香偏於行滯消積,兩者相配,行氣止痛功效尤佳。

吳茱萸

性味歸經辛、苦,熱有小毒。歸肝、脾、胃、腎經。

功效主治散寒止痛,降逆止嘔,助陽止瀉。用於厥陰頭痛,寒疝腹痛,寒濕腳氣,經行腹痛,脘腹脹痛,嘔吐吞酸,五更泄瀉,外治口瘡等。

臨證配伍

吳茱萸配生薑:這一配伍來自吳茱萸湯,二者均有溫胃散寒止嘔之效,但吳茱萸重在降逆,生薑偏于宣通,相配則降逆止嘔功效更佳。

吳茱萸配乾薑:二者都有散寒止嘔止痛功能,吳茱萸偏于開鬱降逆,乾薑偏于溫中止嘔,合用則溫中散寒、降逆止痛。

酸棗仁

性味歸經:味、酸,平。入心、脾、肝、膽經。

功效主治:養肝,寧心,安神,斂汗。用於虛煩不眠,驚悸怔忡,煩渴,虛汗等。

臨證配伍

酸棗仁配五味子:這一配伍來自天王補心丹,酸棗仁養血安神,五味子斂氣生津、補益心神,兩者相配有養心血、寧心神之功效。

酸棗仁配生地黃:這一配伍來自天王補心丹,二者均能養血,但酸棗仁偏於養肝血,生地黃偏于滋腎陰,兩者相配有補益肝腎、養血安神之功效。

酸棗仁配丹參:這一配伍來自天王補心丹,酸棗仁養血安神,丹參活血、涼血除煩,兩者相配有養血行血、安神除煩之功效。

酸棗仁配知母:這一配伍來自酸棗仁湯,酸棗仁養血安神,知母滋陰清熱,兩者相伍具有養血滋陰、清熱安神之功效。

酸棗仁配焦山梔:酸棗仁養血安神,焦山梔清心降火,二者相配有養血清心安神之功效。

白芍

性味歸經:苦、酸,涼。歸肝、脾經。

功效主治:養血柔肝,緩中止痛,斂陰收汗。用於胸腹脅肋疼痛,瀉痢腹痛,自汗盜汗,陰虛發熱,月經不調,崩漏,帶下。

臨證配伍

白芍配熟地黃:熟地黃味甘、性溫,歸肝、腎經,具有補血滋潤、益精填髓之功。這一配伍來自四物湯,白芍斂陰養血,熟地黃滋陰補血,兩者相配養陰補血之功顯著。

白芍配石決明:石決明味咸、性平,歸肝經,具有平肝息風、潛陽明目之功效。白芍養血柔肝,石決明平肝潛陽,二者相須為用養血平肝功效顯著,用於肝血不足,頭失濡養之眩暈、頭痛等症。

白芍配木香:木香味辛苦、性溫,歸脾、胃、肝、肺經,具有行氣止痛之功。白芍和血止痛,生木香行氣止痛,二者相配行氣和血、緩急止痛。

香附

性味歸經:辛、微苦、甘,平。歸肝、三焦經。

功效主治:理氣解鬱,調經止痛。用於肝鬱氣滯所致之胸脅、脘腹脹痛,月經不調,經閉痛經,寒疝腹痛, 脹痛。

臨證配伍

香附配柴胡:這一配伍來自柴胡疏肝散,香附善理肝經氣鬱,柴胡長於疏泄肝膽鬱結,二者相配理氣解鬱效果更顯著。

香附配當歸:香附調經止痛,當歸補血活血調經,二者相配活血調經止痛。

香附配蒼術:香附疏肝散滯,蒼術健脾燥濕,二者相配疏肝健脾燥濕。

香附配木香:二者均能理氣,但香附偏於疏肝氣,木香偏於理脾氣,合用疏理肝脾、行氣止痛。

香附配烏藥:二者均有理氣止痛之功,但香附偏於疏肝,烏藥偏於散寒,並下達腎與膀胱,兩者合用能理肝腎氣滯、散寒止痛。

注意護肝秘方

用中藥護肝

中醫認為肝不可補,一補即上火,補脾、補腎即可養肝。對於脾虛的人,服用人參健脾丸、薏米、山藥、芡實熬粥。對於腎虛的人可以服用六味地黃丸,用枸杞子、天麻燉雞。對於肝火大的人可服用丹梔逍遙丸,用菊花泡茶等都可護肝。

多喝水

多喝水可補充體液,增強血液迴圈,促進新陳代謝,多喝水可促進腺體,尤其是消化腺和胰液、膽汁的分泌,以利消化、吸收和廢物的排除,減少代謝產物和毒素對肝臟的損害。

注意飲食平衡

飲食要保持均衡,食物中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維生素、礦物質等要保持相應的比例同時還要保持五味不偏,儘量少吃辛辣的菜。飲食合理,營養均衡也有利於護肝,避免因應酬飲酒過量使肝受損。

喝酒前吃點東西

喝酒秘方少不了喝酒前吃東西。少喝酒自然少傷害,如果一定要喝,並且想做點預防措施,那就是儘量多吃些食物墊墊肚子,食物下肚後可以在胃黏膜、腸黏膜上形成一層保護膜,不但保護腸胃,也能阻礙部分酒精進入血液,降低醉酒程度。

心情開朗

要想肝臟強健,首先要學會制怒,即使生氣也不要超過3分鐘,要盡力做到心平氣和、樂觀開朗、無憂無慮,從而使肝火熄滅,肝氣正常生髮、順調。如果違反這一自然規律,就會傷及肝氣。因此,保持心情開朗可護肝。

保持適量運動

最後一個護肝秘方是加強鍛煉,提高自身免疫力。中醫專家指出,運動可防脂肪肝,消耗掉體內多餘的脂肪。已經患了脂肪肝的人,應堅持體育鍛煉,適當進行一些慢步跑、快步走、騎自行車等有氧運動,這些都可消耗體內熱量,控制體重增長。

結語:以上就是小編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有關治療養肝護肝的方法,看到這裡你現在是不是知道,哪些中藥能夠調肝了啊,養肝護肝的秘方有哪些是不是也清楚了呢?如果大家有需要的話,可以收藏本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