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治療顱內壓增高的方法有哪些?

顱內壓增高在嬰幼兒和老年人中間都可發病,但是老年人由於體質原因,病程較長,治療起來比較麻煩。患了本病以後,頭痛是最明顯的症狀,但是疼痛的程度也有所不同,其中以早晚加重,白天減輕。所以平時要避免彎腰和頻繁低頭動作。

(1)糖皮質激素:為治療惡性腫瘤腦轉移繼發性腦水腫的極重要的有效的輔助藥物,常用的藥物有地塞米松,甲潑尼龍(甲基強的松龍),潑尼松(強的松)它可阻斷腫瘤毒性代謝對血管的影響;其臨床療效出現較快,可維持6~48h,甚至可達3~7天可使60%~80%病人的臨床症狀緩解。一般開始用量為地塞米松15mg/d(其他糖皮質激素可按藥效折算)。對一般用量無效者可加量至每天30mg、60mg,甚至100mg;對症狀的改善優於對體征的好轉。對有潰瘍病糖尿病、出血性疾病者應慎用。可加用西咪替丁(甲氰咪胍)雷尼替丁或奧美拉唑(洛賽克)以預防應激性潰瘍。

(2)滲透療法:應用滲透性利尿劑以減少腦細胞外液量和全身性水分。常用藥物有甘露醇、尿素、山梨醇或甘油,須靜脈注入或快速靜脈滴入。這類藥物進入血管後隨血管內與細胞外間隙出現的滲透壓梯度差,使水順利地由腦細胞間隙透過血腦屏障返回血管,並隨滲透性利尿劑由腎排出。顱內壓隨腦細胞間隙水分減少而降低,改善腦血流,一般在用藥後15~30min內可改善症狀和體征,2h左右作用最強,如不作其他治療,4~6h後顱內壓不僅可再次增高,而且可出現“反跳”,顱內壓比治療前更高,因此應根據病情每6、8或12小時給藥1次,甘露醇或山梨醇為1~2g/kg,尿素為0.5~1g/kg,甘油為1g/kg即使堅持治療,幾周內病情可因腦轉移灶增大而再度加重。在滲透療法時應適當限制液體入量,為配合滲透性利尿劑也可加用呋塞米。

(3)腦轉移的緊急或急救處置:當病人受到急性或亞急性功能障礙或神經損傷,出現症狀或體征如發生頭痛、噁心、嘔吐、精神意識障礙、癲癇發作或習性改變,可能為腦轉移癌增大或出血腦脊液回流受阻、腦水腫或交通性水腦、顱內壓增高、電解質紊亂肝腎功能損傷或中樞神經系感染。病變可以突然發生或隱匿進展。這類情況就須臨床緊急緩解症狀同時進行檢查和治療。進行神經系統體檢、腦ct或mri檢查,或其他特殊檢查,以確定臨床症狀發生的原因,儘快採用內科和(或)外科手段糾正主要病因。根據病情需要立即採用的非特異性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