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八歲孩子咳嗽三個月,去醫院用各種方法無效,最後一包維生素C解決了

一位滿面愁雲的母親帶著一位10多歲模樣的小姑娘來到鄭大三附院呼吸二病區的醫生辦公室,小姑娘略顯拘束,目光躲閃著屋裡面的人,而且不時地發出“啌啌” 樣的咳嗽聲。醫生張主任憑著自己多年的臨床經驗及職業的敏感性,她從這類似喉炎的咳聲中感覺到一絲蹊蹺。

翻閱患兒的病歷資料和對其細緻的體格檢查後,張主任得到的有價值資訊僅是患兒曾在一家大醫院做的支氣管激發試驗陽性和患兒3個月內體重增加了10公斤。

面對患兒家屬期待而又無助的眼神,張主任用寬慰的語氣說道:“臨床中,我們診治過很多慢性咳嗽的患兒,病因分兩類,一是特異性因素,二是非特異性因素,患兒的咳嗽有治癒的希望,建議住院完善相關檢查,查明病因。”

患兒入院後,完善了纖維支氣管鏡、肺功能及激發試驗等檢查,結果未見異常。雖然這些檢查沒有陽性結果,但給我們了重要提示:患兒肺部無功能及器質性病變,排除咳嗽的肺部因素。擺在我們面前的還有另外一條線索,就是患兒短期內肥胖的問題,但肥胖跟咳嗽聯繫起來,除了中樞性疾病可以解釋外,目前沒有其他可參考的臨床資料。

張主任留意著患兒的一舉一動,細心的發現患兒“玩手機”的時候咳嗽明顯減少,而每當查房的時候,一問及咳嗽情況,患兒條件反射般的“咳咳”兩聲給予回應,張主任仿佛明白了什麼

遂即與患兒家屬溝通,敲定好“劇本”,找來患兒談話,告知其咳嗽病因已經找到,準備讓其口服一種較昂貴的“進口藥”(其實就是維生素C片),這藥不僅能治好咳嗽,還能使人變瘦,並鼓勵患兒多運動,另外請心理行為中心宋春蘭醫師會診,建議完善腦電圖檢查,同意口服“維生素C暗示治療”。

兒口服這種神奇的“進口藥”後咳嗽較前減少,腦電圖回示未見異常,安慰治療有效了。至此籠罩在患兒家屬心中的疑雲消散了,患兒是由於心理因素引起的咳嗽,這是導致慢性咳嗽的一類疾病,主要見於兒童。心因性咳嗽的特點是在精神緊張、情緒波動時出現,咳嗽症狀只對心因性咳嗽有提示作用,不具有診斷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