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春季養肝好時節 適當調養事半功倍

導語:肝臟是我們人體的解毒器官,而春季正是我們養肝護肝的最好時機。從中醫角度講,春季屬於五行“金木水火土”中的木,木的特性是生髮,而在人體五臟裡“心肝脾肺腎”中,肝屬木,與春季相對應。若調養不當,肝病患者的病情往往在春季加重;若能給予適當調養,順春季升發條暢之氣而護理肝臟,則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春季養肝要注意什麼呢?

1、飲食上“宜甘減酸”

春天是肝旺之時,多食酸性食物會使肝火偏亢,損傷脾胃和人體正氣,所以春季“宜甘減酸”,還應注意少食辛辣,多吃青菜、水果等滋潤食物,可酌情選用蜂蜜、大棗、山藥等養肝護肝的食物。這樣既有利於養肝,又能固護脾胃。還可選用具有明目、養胃、利肝、清熱解毒等作用的春季時令蔬菜,像香椿、馬蘭頭、薺菜、春筍等,以養陽斂陰,養肝護脾。

另外,清明前後,正是採摘新茶的季節,是品嘗“明前茶”的大好季節。“明前茶”有養肝清頭目、化痰除煩渴的功效。但肝病患者應注意飲茶以淡茶為宜,不可飲用大量濃茶。

2、進補上宜“清”與“平”

到了晚春時節,氣溫日漸升高,飲食更要注意清淡,不宜進食羊肉、狗肉、麻辣火鍋以及辣椒、花椒、胡椒等大辛大熱之品。此階段更不能盲目使用溫補藥物,因為氣溫上升,溫補藥會加重身體內熱,即使是體質虛弱的患者,也應以清補、平補為原則。

鑒於肝病患者的病情往往會在春季加重,春季要加強對肝病的治療。在藥物的選擇上,醫生同樣需要顧及到春季肝臟的病理變化特點,酌情選用藥物。

總之,春季是調養肝病的重要季節,肝病患者切不可掉以輕心,或盲目用藥而不顧及四時天氣變化。所謂“順則和,從之則苛疾不起,違則逆,逆之則災害生”就是這個道理。我國歷來有 “不治已病治未病”的傳統,肝病是慢性消耗性疾病,更要注重預防,與其等到病重再用藥,不如隨時調攝,保護體內正氣,使身體安康。

3、起居上“升發之氣”

在春回大地、萬物生長、欣欣向榮的季節裡,大自然使人心情舒暢,人們應該早點起床,到戶外活動身體,吸進新鮮空氣、呼出體內濁氣。活動時要和緩輕柔,使身心感到舒暢、活潑,以適應春生之氣,切忌過度勞累。在心態上,應當避免憂慮、惱怒、爭名奪利、勾心鬥角或怨天尤人等不良情緒,培養寬厚養福的思想,寬即能容,能容必人和,人和生百福,以從容的態度面對生活,使肝氣保持正常的生髮、調暢。



春季運動小貼士

隨著氣溫回升,人們應逐漸增加戶外活動的時間以加快血液迴圈,促進氣血運行。但由於立春後天氣乍暖還寒,這時比較適合進行節奏和緩的運動,如春遊、放風箏、散步、慢跑、打太極以及並不劇烈的球類運動。要注意的是,這一時節運動不宜劇烈,不宜大汗淋漓、氣喘吁吁,否則可能耗陽氣,對養生不利。而且由於立春後氣候仍然乾燥,運動時補充水分也是很必要的。

在漫步時,可以做做揉肺運動。肺經在我們手臂的內側,它經過肩窩開始向下延伸到大拇指,所以取它上下兩端的穴位來按摩就會有很好的效果,而且這兩個穴位比較好找,一個是在肩窩位置的中府,另一個是大拇指的少商穴,每天早晨起床用手半握拳各敲一百遍。



養肝的注意事項:

多飲水

初春寒冷乾燥易缺水,多喝水可補充體液,增強血液迴圈,促進新陳代謝,多喝水還有利於消化吸收和排除廢物,減少代謝產物和毒素對肝臟的損害。

少飲酒

初春時節,寒氣較盛,少量飲酒有利於通經、活血、化淤和肝臟陽氣之升發。但不能貪杯過量,因為肝臟代謝酒精的能力是有限的,多飲必傷肝。

飲食平衡

食物中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維生素、礦物質等要保持相應的比例;同時保持五味不偏;儘量少吃辛辣食品,多吃新鮮蔬菜、水果;不暴飲暴食或饑飽不勻。

心情舒暢

由於肝喜疏惡鬱,故生氣發怒易導致肝臟氣血淤滯不暢而成疾。首先要學會制怒,盡力做到心平氣和、樂觀開朗,使肝火熄滅,肝氣正常生髮、順調。

適量運動

在春季開展適合時令的戶外活動,如散步、踏青、打球、打太極拳等,既能使人體氣血通暢,促進吐故納新,強身健體,又可怡情養肝,達到護肝保健的目的。

服飾寬鬆

寬鬆衣帶,披散頭髮,形體得以舒展,氣血不致淤積。肝氣血順暢,身體必然強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