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健康大視野:溴酸鹽可致癌!

溴酸鹽是在各個飲用水行業廠家大量使用臭氧進行殺菌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產生的一種毒副產物由於國家的飲用水標準對菌落總數要求非常嚴格,因此,用臭氧消毒公共飲用水所產生的無機消毒副產物溴酸鹽,是被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定為2b級的潛在致癌物。

溴酸鹽可致癌

2007年於上海舉行的全國礦泉水年會專門就溴酸鹽話題進行了內部討論。會上,達能樂百氏飲用水的生產總監以2004年可口可樂旗下一礦泉水品牌因溴酸鹽超標在英國被召回的新聞作為開場白,對在場的同行表示,過去由於廣大消費者和媒體並不瞭解溴酸鹽為何物,所以即使是可口可樂的產品被召回,仍然沒有引起中國媒體和消費者的注意,“這使得當時行業非常慶倖”。但是,他指出,時至今日,溴酸鹽這個話題遲早會被消費者所瞭解,“不是狼來了,而是狼真的要來了!”他神色凝重。

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的負責人上臺為行業代表們演示了一組幻燈片。他表示,在他們研究所取的數十份礦泉水水樣中,有相當一部分是超出了世界衛生組織與美國國家環保局

溴酸鹽結晶體的分解方法

去除器配置了採用的一種新型紫外光源,可選擇性地高效分解天然礦泉水中溴酸鹽,同時又不影響預留的臭氧殺菌效果,處理不受PH值影響,也無需加二氧化碳氣體去降低礦泉水的PH值,不改變礦泉水口味品質,也無需用活性炭。燈管使用壽命長,且沒有傳統汞紫外燈所帶來的廢舊回收處理問題。光源可以瞬間開啟和熄滅,只需安裝於礦泉水灌裝工序前,很容易整合進入現有的天然礦泉水生產線,安裝簡便,替換性好。

紫外光技術中,採用低壓,中壓或高壓汞燈紫外光雖然可適度分解溴酸鹽,但其同時更強烈地把裝瓶前預留的臭氧也分解了,因為臭氧在紫外波長230-270nm分解最厲害,而溴酸鹽則在200-250nm有適度分解。考察溴酸鹽和臭氧的吸收光譜,發現最合適的紫外波長應界於200-230nm,既保證充分分解溴酸鹽同時又不影響預留臭氧。本公司天然礦泉水溴酸鹽去除器配置的新型紫外光源其波長正界於200-230nm,測試結果表明去除器可選擇性地高效分解天然礦泉水中溴酸鹽,同時又不影響預留臭氧,且溴酸鹽分解產物也不會相互反應重新生成溴酸鹽。

國際標準

對於礦泉水中溴酸鹽限值,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AC)未作規定,其他國家有的有規定,有的沒有規定,有規定的也不盡一致,如歐盟規定為0.003mg/L,美國規定為0.01mg/L。由於早期中國很少使用臭氧對水進行消毒,因此,中國《飲用天然礦泉水》國家標準未制定溴酸鹽限量要求。但近年來,礦泉水企業普遍採用臭氧殺菌工藝,致使溴酸鹽現象凸顯出來。2006年,國家標準委下達了《飲用天然礦泉水》國家標準修訂計畫,並對礦泉水中溴酸鹽問題進行了多次研究,參照有關國際組織和國家對溴酸鹽限值的規定,將國家標準中溴酸鹽限值初定為0.01mg/L。

1993年世界衛生組織在《飲用水水質準則》中,將水中溴酸鹽的限值定為0.025mg/L,2004年修改為0.01mg/L。中國現行的《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亦規定溴酸鹽限值為0.01mg/L,與世界衛生組織的標準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