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夏天睡覺出汗多,3個食譜來改善

很多人會發現在睡覺時候特別容易出汗,尤其是夏天,經常醒來發現一身汗。在春秋戰國時期成書的《黃帝內經》中稱為“寢汗”,“寢”是指睡盜汗覺,中醫認為睡覺出汗是身體出現問題的一種表現,多是因為腎陰虛導致的。下面推薦3個食譜,可以改善睡覺出汗的毛病。

黃芪粥

原料:黃芪20克、粳米50克、 白糖適量。

做法:將黃芪煎汁,用汁煮米為粥,放入白糖調味溫服。

功效:黃芪味甘,性微溫。多用於體虛表弱所致的自汗,如表氣不固,而汗出,用黃芪配白術、防風治之,久服必效。具有補氣升陽,固表止汗的作用。

生地烏雞湯

原料:生地黃150克,烏肉雞1只,飴糖100克。

做法:將生地黃切碎與飴糖拌勻,放入雞腹內蒸熟即成。

功效:生地黃味甘,性寒,滋陰涼血。烏雞味甘、性平,補虛勞虧損,治消渴,噁心腹痛。此方具有滋陰止盜汗的作用。

銀耳紅棗湯

原料:銀耳30克、紅棗20克、冰糖適量。

做法:先將銀耳用溫水泡發,除去蒂頭,洗淨後撕成小塊。紅棗洗淨撕開。二味藥共入鍋內加水適量,用小火慢煨至銀耳、紅棗料熟,放入冰糖溶化調勻,即可出鍋食用,每劑分2次食完。

功效:銀耳適宜于陰虛盜汗者,也是一味滋補良藥,滋潤而不膩滯,具有補脾開胃、益氣清腸、安眠健胃、補腦、養陰清熱、潤燥之功,對陰虛火旺不受參茸等溫熱滋補的病人是一種良好的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