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脾胃濕熱中醫調理的方式有什麼?

在脾胃出現濕熱的情況,患者應該及早的對身體進行清除濕氣,這樣才能讓身體更加的健康。中醫的調理主要還是通過一些藥物煎服,比如葛根岑連湯、溫膽湯,都是比較不錯的去脾胃濕熱的中藥配方。要進行中藥調理的朋友,應該到正規醫院選擇合適的方式。

葛根芩連湯

濕熱下痢多用葛根芩連東加減;若出現黃疸之症,可用茵陳五苓散加減脾胃濕熱可能因飲食傷脾,脾虛則濕蘊,主要應健脾、去濕。

溫膽湯

出自《三因極—病證方論》,組成為陳皮、半夏、茯苓、枳實、竹茹、炙甘草、生薑、大棗。原“治大病後,虛煩不得眠,此膽寒故也,又治驚悸”。其藥性的溫涼全在組成藥味量的大小。該方組方簡,性質平和,通過靈活加減,虛實寒熱表裡證均可應用,臨床應用遠遠超出了原記載的證治範圍。

常用其方加減治療脾胃濕熱證。方中二陳湯燥濕化痰,理氣和中。半夏燥濕化痰、和胃降逆、消痞散結,陳皮理氣和胃,氣行則濕化,茯苓健脾滲濕,甘草調和諸藥,益氣和中,生薑、大棗健脾和胃,使土健以勝濕,枳實下氣導滯消積,祛痞助濕化,竹茹甘寒降逆和胃,清熱消痰。共奏祛邪扶正,化濕清熱,理氣導滯之功效。雖寓健脾之意而不壅滯,化濕而不助熱。清熱而不助濕,治療脾胃熱證頗為對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