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胃陰虛應該怎麼診斷調理?

許多人的身體天生體虛,有的是因為後天不注意調養造成的,胃陰虛多數腸胃消化功能不好,主要由於平時亂吃些辛辣油膩的食物或吃的比較油膩,這樣都會導致身體出現不良反應,還會伴有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以及十二指腸炎症,一般患者在臨床的表現上,經常會出現口乾舌燥,大便便秘,口腔中的唾液和味覺都會有所影響,在病情的診斷方面,如果長時間有這些症狀,應該及時的通過中成藥的方法滋補,另外在平時更多的是要配合食療的方法,飲食方面有注意事項,很多食物都不能亂吃,但是也有對身體好的食物,特別是能調節胃陰虛的食物種類。

臨床表現

主要表現在胃脘隱痛,饑不欲食,口燥咽幹,大便幹結,或脘痞不舒,或幹嘔見逆,舌紅少津,脈細數。此證多由胃病久延不愈,或熱病後期陰液未複,或平素嗜食辛辣,或情志不遂,氣鬱化火使胃陰耗傷而致。

胃喜潤而惡燥,以降為順。胃陰不足,虛熱內生,熱郁於胃,氣失和降,則胃脘隱痛而有灼熱感,嘈雜不舒,痞脹不適;胃中虛熱擾動,消食較快,則有饑餓感,而胃陰失滋,納化遲滯,則饑不欲食;胃失和降,胃氣上逆,可見幹嘔、呃逆;胃陰虧虛,陰津不能上滋,則口燥咽幹;不能下潤腸道,則大便幹結;小便短少,舌紅少苔乏津,脈細數,為陰液虧少之征。

診斷

胃脘嘈雜、灼痛、饑不欲食與虛熱症狀共見為辨證的主要依據。

治療

治則:滋陰養胃,健脾益氣。處方:山藥、黨參、黃精、玉竹、石斛、荷葉、柴胡、扁豆、佛手、焦三仙等。水煎,日1劑,分3次服。

飲食宜忌

1.宜食食物

(1)有滋養胃陰作用的食物如小麥、牛奶、雞蛋、豬肉、鴨肉等。

(2)有潤養胃津作用的食物如銀耳、燕窩、枇杷、梨、蘋果、蕃茄、烏梅、豆腐等。

2.忌食食物

(1)性質溫熱,有助熱傷陰作用的食物如秈米、核桃仁、狗肉、羊肉、雞肉、河蝦、海蝦、海參、草魚、鏈魚等。

(2)味辛辣、性溫熱而燥,易助熱耗陰的食物如韭菜、茴香、芥菜、薤白、荔枝、辣椒、肉桂、乾薑、花椒、胡椒、小茴香、大蒜、白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