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推拿

按摩去濕氣的方法是什麼

中醫裡說,身上的濕氣不去除的話,就會一步步的侵害人體的健康,因此,濕氣必須早日去除,因為濕氣是不會自己好的,而大家是不是覺得濕氣離自己很遠了,其實不然,不規律的生活習慣、喜歡吃涼的東西、不運動、吹空調、處於淋濕的地區等等,都會讓人體內的濕氣進一步增加,那麼下面就來說說怎麼用按摩去濕氣。

1、此穴能健脾除濕。是祛濕的要穴,能從根本上解決生痰的症狀。位於膝蓋下方,沿小腿內側骨向上捋,向內轉彎時的凹陷處。按摩:用手指按揉此穴,用拇指點按,一次按摩5分鐘,每日早晚各1次。

2、此穴常被用於防治感冒發熱、急性胃腸炎、咽喉炎、 肩周炎、上肢癱瘓、蕁麻疹、高血壓等症,是大腸經的濕濁之氣聚集處。位於肘橫紋外側端。按摩:當出現口腔潰瘍、咽喉腫痛、痰黃氣喘、咳嗽咳血等症時。可連續拍打肘窩處5~10分鐘,會出現黑、紫、紅、青等顏色的毒素反應物。兩週一次,可將心肺毒素排出。

3、此穴主治胃經和脾經的疾病,可沉降胃濁、化痰濕。經常按摩能將脾胃上的濁濕很好的排出 。是祛濕化痰大穴。在小腿前外側。按摩:拇指指面著力在穴位上,垂直用力,向下按壓,按揉同時進行,按8分鐘左右就好。

4、在窩的中心點上,走的是膀胱經。人體最大的排毒祛濕通道就是膀胱經,委中穴是這通道上的排污口。這裡要是不通暢,濕氣排不出,就會出現腰痛、關節炎等症。按摩:時常敲打或撥動此穴8分鐘左右至有淤斑痧點出現,不可少於36下,每兩周拍一次。

5、此穴是個祛濕大穴,全身的濕氣都能由它驅除,可運轉脾經水濕的作用。在腹中部,距臍中4寸,左右各1個。按摩:兩拇指一起按壓2個大橫穴,每次5分鐘 。或用手掌以順時針方向摸腹20~30圈,也可通便祛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