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高血壓病人護理措施都有哪些?

在現實生活中高血壓是一種比較常見的身體疾病,尤其是中老年人容易出現高血壓的情況,在身體出現高血壓後需要及時服用降壓藥進行控制,平時在生活中也要注意一些護理措施,平時起床時可以緩慢動作進行,避免出現頭暈的情況,在飲食上可以多吃一些清淡的食物。

高血壓護理

緩慢起床

高血壓病人尤其要重視避免讓自己在鬧鐘吵醒後立即起床的情況發生。正確的做法是早晨醒來,先在床上仰臥,活動一下四肢和頭頸部,然後慢慢坐起,活動幾次上肢,再下床活動,這樣血壓不會有大的波動。

溫水洗漱

患者在平時要減少自己接觸冷水的機會,這是避免血壓驟然升高情況發生的一個重要方法。過熱、過涼的水都會刺激皮膚感受器,引起周圍血管的舒縮,進而影響血壓。以30-35攝氏度的溫水洗臉、漱口最為適宜。

晨飲一杯水

這是需要患者在平時養成的一個良好習慣,早上起床漱口後飲白開水一杯,既有沖洗胃腸的作用,又可稀釋血液,降低血液粘稠度,通暢血液迴圈,促進代謝,降低血壓。

通過以上這些方法的積極採用,高血壓患者可以讓自己的血壓處於一個相對平穩的狀態,不會發生病情反復的嚴重危害。因此,患者要重視高血壓的保健工作的積極開展,讓自己可以儘快恢復健康。

原發性高血壓病人的護理

首先,患者在睡覺以前要保持平穩的精神狀態,避免出現血壓過度波動的危險。患者在睡前應避免精神緊張,興奮,激動等,注意放鬆自己,不要飲食過飽,娛樂、交談或看書太久,不要吸煙、飲酒、喝茶或咖啡,以免影響睡眠。晚飯後適當散步,臨睡前洗熱水澡或用熱水泡腳,有助於入睡。

其次,患者要重視充足的休息對降壓的重要性,而且如果能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就會對病情更加有利,高血壓病人夜間起床應慢慢進行,不要急起急坐,最好先在床上坐1~2分鐘後,再慢慢起立,避免因體位性低血壓的發生而摔倒、摔傷。

患者的家人要在平時積極的配合患者做好必要的護理,如果在日常生活中發現病人出現持續、頻繁的心絞痛,伴冷汗淋漓,煩躁等急性心肌梗死表現者,切忌隨意搬動,可給病人硝酸甘油或冠心蘇合丸舌下含服,並立即與醫院聯繫急救。如發現心跳驟停,應立即口對口呼吸、心臟拳擊和胸外按摩,同時配合醫生進行現場搶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