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疾病

氣溫回升防流感不可放鬆 醫生教你居家防感冒

健康有約工作室出品

2018年的第一場流感,來得比往年都更猛一些。日前國家衛計委的例行新聞發佈會透露,今年的這場流感流行程度要高於常年,而且預計流感活動高峰還將持續一段時間。在這場來勢洶洶的流感中,如何才能保護好自己和家人免受疾病困擾?寶寶患病,家長該怎麼做,才能讓寶寶沒那麼難受、好得快一些?

1月11日上午,廣州日報“健康有約”推出了特別策劃——“全家老小360°防流感”直播。我們的團隊走進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居民的家中,從流感的家居預防、護理、中醫小兒推拿、醫院就診攻略等角度,為粉絲們提供全方位的防病抗病攻略。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伍仞、王婧、周潔瑩通訊員易靈敏、陳昊、宋麗萍

氣溫變化無常最易染病

日前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有關專家指出,今年冬季我國整體的流感流行水準明顯高於往年,是近幾年來流感流行最為嚴重的一次。專家分析認為,今冬流感高發是由綜合因素疊加導致的,主要包括:冬季是流感高發季節,今冬氣候異常,今年流行的優勢毒株已多年未成為優勢毒株,導致人群缺乏免疫屏障,易感人群增多。

不過,流感病毒監測結果顯示,今年流行的流感病毒未發現影響流感病毒傳播力、疾病嚴重性和耐藥性的變異。

每一場流感高峰中,抵抗力弱的兒童群體都首當其衝。昨日,在廣州市婦兒醫療中心和廣東省中醫院,記者看到,兒科門診和急診依然患者眾多。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門診普兒科主任何麗雅主任醫師介紹,這一周廣州氣溫驟冷,不利於流感病毒傳播,門診量相比上一周有所回落。最近兩天氣溫回升,家長不能掉以輕心,因為每年氣溫變化無常的時候,正是孩子容易感染疾病的時候。

起病3天內就近到社區就診

“這一波流感以B型流感為主,來得比較急。”何麗雅介紹,本輪流感患兒除了典型的發熱、呼吸道症狀之外,有的患兒還會伴有嘔吐、腹瀉等消化道症狀,以及疲乏、酸痛等全身症狀。

相比之下,普通感冒起病比較緩慢,往往有比較明顯的誘因,比如受涼。普通感冒有一定的自限性,而流感則是傳染性比較強,且引起併發症的幾率更高,假如孩子有上述流感樣症狀,又有接觸史,比如家人或同學已有人患上流感,就建議到醫療機構用抗流感特效藥進行處理。

何麗雅指出,如果孩子發燒,家長首先應該觀察孩子的精神狀態,而不是馬上跑醫院。在精神狀態好的情況下,體溫低於38.5℃,儘量在家中多喝水、物理降溫處理。起病3天內,推薦就近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就診。如果孩子發熱3天未退、就診後用藥效果不好或任何時候精神狀態不好,不管體溫如何,建議到大醫院就診。“不要用體溫來判斷是否需要就醫。”

何麗雅提醒家長,如果要帶發燒的孩子看病,出門前要記得帶上退燒藥。路上、候診時,體溫超過38.5℃且精神疲倦的話,可以先行服退熱藥處理,避免就診過程中孩子煩躁不適。

在醫院期間要注意做好防護,戴好口罩,保護自己和他人。到醫院候診不要聚集在人多的地方,注意手部衛生。看病後要遵醫囑服用藥物,不要因為藥難喂、孩子不願意吃就“妥協”了。

服用退燒藥要嚴格執行間隔時間

兒童常用退熱藥有布洛芬及對乙醯氨基酚兩種。何麗雅介紹,有的家長因為著急讓孩子退熱,在孩子未達到其中一種退熱藥的服藥間隔時,交替使用另外一種退熱藥,“這種做法我們是不建議的。假如一種退熱藥要求服藥間隔是6~8小時,就應該間隔足夠的時間再服用第二次,中間不要又去服另一種退熱藥。”

專家介紹,孩子發燒平均會持續四到七天。如果看了病回家退燒後又重新發熱,也不必著急,要注意觀察三大指標:1.精神狀態。2.熱峰溫度。如之前最高燒到40℃,現在最高只有39℃,說明病情正在好轉。3.熱峰間隔。之前6小時左右退燒藥藥效過了,就馬上重新燒起來,現在間隔8小時才燒的,也說明病情正在好轉。

社區醫生教你居家防感冒

在廣州市大東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記者看到,不到9時,該社區醫院交費處就排起了長隊。該院的賴國彬醫生是廣州市衛計委和廣州日報社聯合評選出的首屆廣州市五星級家庭醫生之一。他介紹說,正規就診後,可以在家觀察,不必過分焦慮。這兩天天氣轉晴,終於再見久違的陽光,很多街坊選擇去戶外走走。已經有流感症狀的,不建議進行戶外運動。健康人外出時也要做好防範措施,不宜去人流密集的地方,可以去公園等空氣流通較好的場所。

居家防感冒要點:

1.外出回到家中要換鞋,脫外套,最好是分開家居服和外出的衣物。

2.洗手、漱口、洗臉。如果去過醫療機構,最好是回家後先洗澡。

3.家中必須開窗通風,至少每個小時一次,每次15到30分鐘。注意不能對著顏面和頭部吹風。

4.多喝水。每天適當增加一至兩杯水,每杯水大約200毫升的量。若發熱的居民需要額外再增加水分攝入。心腎功能不好的居民需要諮詢簽約醫生的意見。

5.飲食不能太肥膩、難消化。感冒發熱症狀消失一周之後才能適度進補。

6.衣服要根據實際情況分析。老年人適度增加衣物、注意頭頸部保暖;嬰幼兒不要過分添衣。

7.若有呼吸道感染的症狀,如鼻塞、流涕,需要佩戴口罩。打噴嚏時要用手或紙巾遮掩口鼻。假如是用手,之後要徹底清潔雙手。

8.每年11月到次年2月都是流感高峰期,推薦接種流感疫苗。

中醫防病:要避免“千人一方”

廣東省中醫院兒科主任楊京華介紹說,很多街坊知道在輕症感冒時使用一些常用的中成藥進行緩解,但也要注意根據不同體質在醫生建議下服藥,要區分風熱、風寒感冒的不同之處。應用預防中藥要因人而異,避免“千人一方”,老人和兒童應在醫生指導下減量服用。

在流感早期,如果有發熱怕冷、打噴嚏、流清鼻涕等風寒症狀,可以用生薑紅糖煲水服下,發熱起汗,減輕症狀;如果是喉嚨痛、高熱、唇紅臉紅等風熱感冒症狀,家庭常備的小兒七星茶、抗病毒口服液、板藍根沖劑、魚腥草顆粒等中成藥是對症的。

如果大家分不清楚風熱、風寒兩種感冒的症狀,楊京華推薦了一款比較溫和的家居防感冒藥膳方:

豆豉二白湯

原料:淡豆豉10g,蔥白15g,白蘿蔔30g。

制法:將各物洗淨,白蘿蔔切成小塊,加水適量,煮沸熱飲。

適宜人群:平素怕冷、鼻塞流清涕、頭痛、肌肉酸痛者。

居家湯水預防感冒:

1.容易一感冒就喉嚨痛、發燒、內熱陰虛的孩子,平時應多喝水,可煲一些清熱湯水如沙參玉竹喝;容易喉嚨發炎的孩子可以喝橄欖煲瘦肉湯,清熱利咽養陰。

2.一感冒就咳嗽、痰多、精神狀態疲倦、少氣懶言、面色不好、氣虛的孩子,可在湯水中加入太子參、黃芪、白術等健脾益氣的藥材來增強體質,預防疾病。

3.脾虛積滯而導致容易發熱生病的孩子,臨床中非常多見,平時應該進食八分飽,飲食清淡。脾胃功能消化好,才不容易外感疫病。

在家就可以做的小兒推拿簡單手法:

四大手法可以緩解打噴嚏、流鼻涕、頭痛等外感症狀。

開天門:雙手拇指指腹從患兒眉心向額頭方向輪流推按100~300次。

推坎宮:雙手拇指指腹從患兒眉心向眉尾方向(眉骨上方)同時推按100~300次。

揉太陽:雙手中指腹迴旋揉患兒太陽穴100~300次。

揉耳後高骨:雙手中指腹迴旋揉患兒耳垂後方凹處100~30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