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生病時輸液好得快?別傻了!

原標題:生病時輸液好得快?別傻了!

你覺得,多重的病才需要做手術?

會有人回答心臟病、腫瘤,但如果告訴你,從小到大,你因為感冒、發燒、腹瀉做了很多次“手術”,而且很可能做錯了,估計大家都會問:“我到底做了什麼手術?有什麼風險?”

別急,我接下來就回答你。

一種大家常主動要求做的“手術”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急診科副主任盛慧球一位朋友的女兒,曾因發熱伴咽痛、鼻塞、流涕到急診看病,被診斷為上呼吸道感染。盛慧球醫生給她開了退燒藥等口服藥後,叮囑她多休息、多喝水。但朋友對她的處理不太滿意,問:“能否輸點液,好得快一些?”

很多人和盛慧球醫生的這位朋友一樣,在感冒、發燒、腹瀉等“小病”出現時,第一個想到的治療方法就是輸液,覺得這樣“好得快”。

其實,輸液是侵入性操作,相當於一個小型“手術”。輸液過程中,需要刺破血管,向其中輸入本不屬於人體的藥物,這個過程中,輸液藥物、設備、環境、操作的無菌程度,都會影響輸液安全。

如果瞭解下面這些風險,你還會輕易要求輸液嗎?

輸液“知情同意書”

有感染風險,一旦出現,確實“夠快”。 皮膚軟膏、滴眼液等外用藥,多在局部起效,對身體其他部位影響較小。口服藥風險居中,它雖然通過胃腸道黏膜吸收,進入血液迴圈到全身各處,但一般需要30~60分鐘起效,且通過肝臟代謝“解毒”,正確使用時較為安全。

輸液有感染的風險,由於藥物直接進入血液迴圈,一旦出現問題,將迅速出現全身症狀。

增大心臟負擔,有心臟病的老人風險更大。

輸液需要把藥物溶解在鹽水或糖水中,如果一次輸兩袋500毫升的液體,相當於短時間增加了1升的血容量。

一個體重為60千克的人,正常情況下全身血量約為4~5升,粗略估算,輸液1升相當於加大了20%的迴圈負荷。老人的心肺功能較差,尤其是有心衰等心臟病的老人,頻繁輸液的風險更大。

耐藥和過敏風險更高。

藥物過敏可能引起休克等嚴重後果,輸液時藥物迅速進入血液,過敏可能更快出現,症狀更重。同時,如果輸抗生素,相當於把抗生素帶到全身,更容易引起耐藥。

引發輸液反應,可能堵塞血管。

輸液需要遵循無菌原則,並受到患者體質的影響,可能引起發熱、過敏性休克、靜脈炎等輸液反應。輸液的藥物中,不可避免的存在微粒,如果它們堵在細小的血管中,可能聚集,引起栓塞。

因此,輸液期間應當注意觀察,並且不要隨意離開病房,一旦出現明顯異常,應及時尋求醫護人員幫助。

如果每次輸液都給你看一份這樣的“知情同意書”,並注明“我已瞭解以上風險,並願意接受和承擔”,你還會因感冒、發燒輕易輸液嗎?

未必“好得快”,但不能盲目拒絕

還有幾個關於輸液的疑問,大家也必須弄清楚 。

問:輸液真的“好得快”嗎?

答:還真不一定。

輸液,尤其是抗生素輸液前必須明確是不是細菌感染,是哪種細菌感染,才能有針對性地用藥,因此需要抽血檢查,排隊、抽血、檢查,等結果,一般需要30分鐘甚至更久。 有時還要做藥敏試驗,看感染的細菌對哪種藥最敏感,這需要更多時間。

不少人抱怨輸液貴,因為輸液除了需要付出藥物成本,還要付出管道(如輸液器)費用和輸液費,輸液的時間成本也較高,不僅一次需要1~2小時甚至更長,如果是抗生素輸液,可能還需要連續3天甚至更長時間。

問:時間成本可以縮短,輸液時我自己調快點不就行了?

答:如果告訴你輸液過快傷心肺,你還敢自己調嗎?

一般情況下,成年人輸液速度為40~60滴/分鐘。兒童、老年人由於器官發育不完全或功能降低,輸液速度應減慢,兒童的輸液速度為20~40滴/分鐘,老年人輸液速度不應超過40滴/分鐘。

患有心臟病(尤其是心功能不全)或肺部疾病者,輸液速度應控制在30~40滴/分鐘為宜。輸液過快過慢都會影響治療效果。

輸液速度過快,易加重心臟負擔,引起心衰或肺水腫等不良反應。嚴重脫水、休克的患者常需要快速補液,調得太慢可能起不到相應效果。

如果在輸液過程中發生心悸、心慌,一定要及時向醫護人員報告,不可自行調整或隱瞞。

問:為什麼我腹瀉了大夫還給我開輸液?難道是過度醫療?

答:如果你腹瀉、嘔吐到天昏地暗,不及時補液才危險。

腹瀉、嘔吐可能由多種因素引起,只有細菌感染才需用抗生素。脫水不太嚴重、能口服者,口服補液即可。但脫水嚴重、頻繁嘔吐、吃不了東西時,需遵醫囑輸糖鹽水補液。

普通感冒引起的發熱,如果體溫不到38.5℃,可通過多喝水、溫水擦浴等物理方法緩解。體溫高於38.5℃可口服布洛芬、對乙醯氨基酚等退燒藥,一般不需要輸液。

最後要提醒大家,輸液雖然不是萬能的,但也並非“罪大惡極”。在急診搶救、急重症治療中,輸液仍是非常重要的給藥方式。

通過嚴格控制輸液產品品質和無菌操作,目前的輸液安全性已經大大提高。經過各項檢查,醫生認為確實需要輸液時,不應拒絕,而應遵醫囑輸液並注意觀察症狀。

看到這裡,你還會把輸液當成感冒、發燒的“最佳”用藥途徑嗎?如果你身邊的親人、朋友,尤其是小孩的爸爸媽媽們,還在迷信輸液,請將這篇輸液“掃盲貼”轉給他們吧。▲(生命時報編輯張瑾 美編靳豐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