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中藥降血脂最好的方法

隨著現在生活水準開始不斷的提高,很多富貴病也開始出現,富貴病中包括高血壓,冠心病,脂肪肝和糖尿病,還有最明顯的肥胖症以及高血脂,高血脂的患者如果長時間不治療,會引起許多不必要的併發症,在平時可以用一些中成藥慢慢調理,都是可食用的,不用擔心會有危害。

儘管目前降血脂的西藥不少,但多存在一定的副作用。

中醫藥在控制血脂方面也有著獨特的優勢。

推薦幾時臨床常用的具有降血脂功效的中藥:

山楂:山楂含山楂酸、酒石酸等物質,具有擴張血管、降低血壓、降低膽固醇、增加胃液消化酶等用。患者平時可用鮮山楂果50克或山楂幹6克,水煎後代茶飲。需要注意的是,平素胃酸過多的患者不宜多服。

銀杏葉:銀杏葉含莽草酸、白果雙黃酮、異白果雙黃酮、甾醇等成分。實驗研究和臨床試驗證明,銀杏葉有降血清膽固醇、擴張冠狀動脈的作用,對治療高血壓、高脂血症及冠心病有一定作用,可單用或配川芎、紅花等藥物。

蒲黃:蒲黃味甘,性平,含有穀甾醇、豆甾醇、菜油甾醇等植物甾醇,能抑制腸道吸收外源性膽固醇,從而起到降低血脂的作用。但只有生蒲黃有作用,蒲黃油及殘渣無此藥效。臨床上每日生蒲黃30克,1~2個月為1個療程,有一定的降膽固醇作用。

生何首烏:生首烏氣味苦,性寒,含有大黃酸、大黃素、大黃酚、蘆薈大黃素等蒽醌類物質,能促進腸道蠕動,減少膽固醇吸收,加快膽固醇排泄,從而起到降低血脂、抗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何首烏有補肝腎、益精血、通便瀉下等功效,特別適用于老年高血脂症兼有肝腎陰虛、大便秘結的病人。

澤瀉:澤瀉中含有蘭萜類化合物,能影響脂肪分解,使合成膽固醇的原料減少,從而發揮降血脂、防治動脈粥樣硬化和脂肪肝的功效。

草決明:草決明又叫決明子,味甘、苦,性微寒,含有植物固醇及蒽醌類物質,具有抑制血清膽固醇升高和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的作用,降血脂效果顯著。據報導,取草決明50克,加水適量,煎後分2次服用,連服1月,可使膽固醇逐漸降至正常水準。

荷葉:荷葉中含有荷葉堿、去甲基荷葉堿:亞罌粟堿、番荔枝堿弋蓮苷、酒石酸、草酸、葡萄糖酸及琥珀酸、鞣酸等,具有降血脂的佳效。臨床可以荷葉代茶飲用,或烹調時加入菜品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