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胃裡燒心是怎麼回事

在北方過年前一個月家家戶戶都會蒸豆包,豆包是用糯米和豆子做成的。是黏性食品,很多人喜歡吃豆包,但是如果天天吃豆包,就會引起胃酸燒心,因為糯米是酸性食品,吃多了就會使人反酸,反酸傷心就不想吃東西,會影響人體的健康,那麼,胃裡燒心是怎麼回事呢?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

胃燒心的原因:

1、進食過快或過多。專家指出,出現燒心最常見的原因是由於進食過快或過多,還有一些人在進食某些特定的食物後,如:酒、辣椒等發生燒心現象。

2、胃腸疾病疾病引起的。主要是急慢性胃炎、膽汁反流性胃炎、胃潰瘍、反流性食管炎等,均可產生燒心現象。

3、另外,還有生活中的一些其他因素,如工作或學習壓力大、心情不好、經常煩躁發火,都會引起燒心。

很多人可能都有這樣的經歷,飽餐一頓後,突然感覺胸骨後心窩處有燒灼感,甚至感覺吃過的東西好像就要從胃裡翻湧出來一樣。醫學上稱之為燒心。那燒心是怎麼回事?是一種怎樣的疾病,是由於什麼原因引起的?

酸相關性疾病

均可出現“燒心”症狀

由於胃酸分泌過多或對胃酸異常敏感而引起的疾病,叫做酸相關性疾病。過多的胃酸刺激胃部,使上腹胃部產生燒灼樣感覺,即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燒心”。酸相關性疾病是一類較常見的消化道疾病,包括胃炎、消化道潰瘍、胃食管反流病等多種疾病。

胃炎:過多的胃酸分泌刺激胃黏膜,會產生“燒心”症狀。

消化道潰瘍:尤其是十二指腸球部潰瘍,胃酸過度分泌的情況較為多見,產生“燒心”的症狀也較明顯。這種情況好發於中青年人,且“燒心”的症狀在夜間尤為明顯。

卓艾氏綜合征:這類疾病比較少見,是由於壁細胞分泌大量胃酸從而引發多發性潰瘍,出現較明顯的燒心、反酸症狀。

嚴重“燒心”有可能引發癌症

“燒心”只是一種症狀,而掩藏在其後的疾病,如果放任不管,就會對身體健康造成危害。較嚴重的胃食管反流病會導致反流性食管炎,而長期的反流性食管炎則可能導致食道癌的發生。另外,由於胃食管反流病的咽喉部長期受到刺激,也可能發生慢性咽炎、喉炎或肺炎等病變。

良好習慣可有效預防“燒心”

“燒心”的治療應根據症狀背後的疾病,做針對性的診治。如經檢測有幽門螺旋桿菌的,應施以根除治療;胃炎、潰瘍病的患者應根據病情施以抗生素、治酸藥和胃黏膜保護劑的治療;胃食管反流的,則可用胃動力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