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維生素C啥時候吃最好

維生素是人體重不能缺少的營養成份,而且現在的人們也越來越認識到它作用的重要性。吃維生素一般是在早上補充,是最佳的時間,但也不是所有的維生素都在同一時間吃,都會達到一樣的效果,不同的維生素要在不同的時間段去補充。那麼維生素C在什麼時候吃會最好呢?

服用維生素類(維生素C是其中的一種)應在飯後。因為人體吸收營養素主要在小腸部位,飯後小腸中食物較多,這時服用維生素,在小腸中逗留的時間延長,也就提高了小腸對維生素的吸收量。如在晚飯後服用,則吸收程度更高,因為晚飯後不久人就睡下了,腸子的蠕動緩慢,維生素在人體內逗留的時間更長。

維生素C的吸收

吃入的維生素C通常在小腸上方(十二指腸和空腸上部)被吸收,而僅有少量被胃吸收,同時口中的黏膜也吸收少許。

從小腸上方被吸收的維生素C,經由門靜脈、肝靜脈輸送至血液中,並轉移至身體各部分的組織。

當人吃入維生素C之後,腦下垂體、腎臟的維生素C濃度最高,其次是眼球、腦、肝臟、脾臟等部位。當體內維生素C總儲存量小於300毫克時,就有發生壞血病的危險,人體最大的儲存量為2000毫克。

小腸的吸收率視維生素C的攝取量不同而有差異。當攝取量在30-60mg時,吸收率可達100%;攝取量為90mg時,吸收率降為80%左右,攝入量為1500mg時降為49%,攝取量為3000mg時降為36%,攝取量12000mg時降為16%。

吸收率除了受到攝取量影響外,也會受到發燒、壓力、長期注射抗菌素生素或皮質激素等影響而降低。也因飯後和空腹而有所不同,因個人攝取的差異也有不同。

根據吸收率的大小,維生素C較有效的攝取,以一日三次、餐後馬上攝取為佳,而且這樣也可預防因高劑量的維生素C所帶來的副作用。

胃腸道吸收,主要在空腸。蛋白結合率低。以腺體組織、白細胞、肝、眼球晶體中含量較高。人體攝入維生素C每日推薦需要量時,體內約貯存1500mg,如每日攝入200mg維生素C時,體內貯量約2500mg。

拓展資料:

維生素服用時宜少量喝水,這是為了幫助維生素的溶解,便於吸收。但不要大量喝水,特別不要快速地、大口大口喝。少量的、慢速喝水,水是基本上滯留胃內,而快速地、大口大口喝水,水會很快地變成小便排出體外,而大量維生素也隨之沒經很好吸收就排出人體。何況維生素C是水溶性的,更會被小便帶出體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