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掌骨骨折
第四掌骨位於人的手部,如果這一部位出現骨折現象的話,對人的影響是比較大的,畢竟,人們需要靠自己的雙手去做很多事情,而第四掌骨骨折,是會導致人的手部喪失行動能力的。不過,第四掌骨骨折是可以通過一定的方法進行治療的,在治療過程中,固定骨骼也是比較重要的一步。下面就介紹第四掌骨骨折的治療原則及方法。
一、治療原則
既要充分固定又要適當早期活動,有利於手功能的恢復。對於未受傷手指絕對不能固定,以保證其他手指的活動。骨折必須正確復位,不能有成角、旋轉、重疊移位。每個手指單獨屈曲時指尖均指向舟骨結節。如復位後屈曲手指、其指尖指向來舟骨結節的橈或尺側,則說明骨折有旋轉或側方成角畸形,必須予以糾正,否則骨折癒合後將造成握拳時的交叉手指。開放性骨折,首先要爭取傷口一期癒合,同時注意對骨折的正確整複
二、外固定時間
無移位的穩定的掌、指骨骨折.外固定10一14天即可作輕度的主動活動。而無移位的關節內骨折,在固定2周開始活動時,最好經常通過x線檢查密切觀察關節面平整情況。穩定的指骨骨折、脫恢復位後,固定2周。掌骨骨折及不穩定的指骨骨折固定3周去外固定後2—3周內用健側手捏住患指骨折部位,作主動活動。對於切開復位內固定者,如內固定堅強、穩定,則術後不用外固定,否則做1-2周的外固定。
三、內固定方法
1.克氏針內固定適用於近、中節指骨初掌骨橫斷骨折。克氏針內固定的技術方法從操作的簡單性、準確性和對骨折的穩定性三方面來評價,以切開逆行交叉針固定為宜。
2.鋼絲內固定適用於近、中節指骨和拿骨骨幹橫斷骨折。在骨折線的兩端平行地用克氏針鑽孔後、用26號、28號鋼絲作環狀擰緊,對橫斷骨折的穩定性比克氏針好,且能使骨折端緊密接觸,克服克氏針內固定可能出現的斷瑞間隙。但它的不足之處是暴露範圍廣,需作兩次手術取出鋼絲1枚克氏針斜形固定加鋼絲內固定。
3.微型鋼板、螺絲釘內固定直的鋼板適用於掌骨及近節指骨幹損形或短斜面骨折;“L”型或“T”型鋼板適用於關節內骨折;手指近側指間關節或拇指指間關節的髁骨折可用一個螺絲釘內固定;掌、指骨幹大斜面或螺旋骨折,其骨折線長度為骨幹直徑2倍以上者用兩枚螺絲釘內固定。近節指骨的直徑與螺絲釘的直徑比例以25:1為合適。
4.Herbert螺絲釘內固定是一種松質骨加壓固定的新型螺絲訂,由Herbert設計,於1977年開始應用在臨床上,於1984年首次發表。該螺絲釘的特點為兩端有螺紋,中間無螺紋,頭部無螺帽、直徑為4mm,長度為16—30mm,分成幾個規格。原設計應用於腕舟骨骨折,因為腕骨的表面有很大的部分為軟骨,其他內固定要損傷關節面,只有克氏針造成的損傷最小,但穩定性差,而Herbeert螺絲釘可以埋入軟骨下,起到加壓作用,並允許早期活動關節,外固定平均使用4同,有的甚至可不用外因定,亦不必做二次手術取出螺絲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