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酥皮鴨做法是什麼?

酥皮鴨是日常飲食上十分常見的一道美食,主要材料是由新鮮的鴨肉所製作而成的,由於製作的工藝使鴨肉的味道口感更加香而不膩,而且外酥裡嫩,口感非常好,而且營養價值豐富,經常食用可以補充多種營養元素,而酥皮鴨做法簡單,可以將鴨肉進行醃制入味後蘸上麵粉炸制即可。

酥皮鴨的做法是什麼?

酥皮鴨的製作食材:

淨鴨1只1000克,紹酒1茶匙,雞蛋2只,麵粉50克,蔥結1個,薑絲,糖,香菜,生粉,蔥白段,甜麵醬,花椒鹽各適量,芝麻油或香油少許。

酥皮鴨的做法詳細步驟

①將鴨背剖開,斬下頭、頸,放滾水中燙過洗淨。

②調勻鹽、酒,用蔥結、薑絲蘸擦鴨體,然後將蔥、薑與鴨一起放入品鍋(胸脯朝下),加醬油、糖,隔水用大火蒸酥取出,去掉蔥、薑,將鴨拆骨,斬斷翅膀,劈開鴨頭備用。

③雞蛋打散,加生粉、味精、麵粉和鹽、水調成蛋糊。平碟底部塗上芝麻油,倒入l/3的蛋糊,鋪上鴨肉,再鋪上1/3的蛋糊。

④燒熱鍋,下油,至六成熟時,將鴨肉放入鍋炸至結殼,翻身再炸至金黃色,用漏勺撈起,隨即將翅膀、鴨頭、頸及折下的鴨骨,塗上餘下的蛋糊。下鍋炸熟撈起。

⑤將鴨骨放碟的中間墊底,鴨身內切成3大條,片成小條塊,疊裝成橋拱形,放好頭翅成整鴨形狀,香菜洗淨圍在碟的四周,與花椒鹽、甜麵醬,蔥白段一起食用即可。

吃鴨肉的好處

鴨肉性寒、味甘、鹹,歸脾、胃、肺、腎,可大補虛勞、滋五臟之陰、清虛勞之熱、補血行水、養胃生津、止咳自驚、消螺螄積、清熱健脾、虛弱浮腫。治身體虛弱、病後體虛、營養不良性水腫。

鴨肉營養

鴨肉的營養價值很高,蛋白質含量比畜肉高得多。而鴨肉的脂肪、碳水化合物含量適中,特別是脂肪均勻地分佈於全身組織中。鴨肉中的脂肪酸主要是不飽和脂肪酸和低碳飽和脂肪酸,含飽和脂肪酸量明顯比豬肉、羊肉少。有研究表明,鴨肉中的脂肪不同於黃油或豬油,其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的比例接近理想值,其化學成分近似橄欖油,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對防治心腦血管疾病有益,對於擔心攝入太多飽和脂肪酸會形成動脈粥樣硬化的人群來說尤為適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