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肺有幾葉
人們的肺部是很重要,這是一種呼吸系統,如果是肺部出現問題就會讓人們的呼吸都變得不是很順暢,一般很多的肺部疾病都是很難去根治,所以一定要保護好自己的肺部,不會去吸入一些污染的空氣,而且平時也要少抽煙喝酒,這才可以讓肺部得到保養的效果,人們的肺部通常都有五葉。
肺是人體的呼吸器官,也是人體重要的造血器官,位于胸腔,左右各一,覆蓋于心之上。肺有分葉,左二右三,共五葉。肺經肺系(指氣管、支氣管等)與喉、鼻相連,故稱喉為肺之門戶,鼻為肺之外竅。
肺為嬌臟,是對肺的生理病理特征的概括。生理上,肺臟清虛而嬌嫩,吸之則滿,呼之則虛,為臟腑之華蓋,百脈之所朝會;病理上,外感六淫之邪從皮毛或口鼻而入,常易犯肺而為病;其他臟腑病變,亦常累及于肺。
肺氣的宣發作用,能向上向外布散氣與津液,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呼出體內濁氣;二是將脾所轉輸來的津液和部分水谷精微上輸頭面諸竅,外達于全身皮毛肌腠;三是宣發衛氣于皮毛肌腠,以溫分肉,充皮膚,肥腠理,司開闔,將代謝后的津液化為汗液,并控制和調節其排泄。如《靈樞·決氣》說:“上焦開發,宣五谷味,熏膚,充身,澤毛,若霧露之溉。”《靈樞·癰疽》說:“上焦出氣,以溫分肉而養骨節,通腠理。”
若因外感風寒而致肺失宣發,則致呼吸不暢,胸悶喘咳;衛氣被郁遏,腠理閉塞,可致惡寒無汗;津液內停,可變為痰飲,阻塞氣道,則見呼吸困難,喘咳不得臥。
肺氣的肅降作用,能向內向下布散氣和津液,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吸入自然界之清氣,并將吸入之清氣與谷氣相融合而成的宗氣向下布散至臍下,以資元氣;二是將脾轉輸至肺的津液及部分水谷精微向下向內布散于其他臟腑以濡潤之;三是將臟腑代謝后產生的濁液下輸于腎或膀胱,成為尿液生成之源。
人體臟腑氣機的運動規律,一般是在上者宜降,在下者宜升,肺位胸中,為五臟六腑之華蓋,其氣以清肅下降為順。若肺失肅降,則可出現呼吸表淺或短促,咳喘氣逆等癥。
肺氣的宣發和肅降,是相互制約、相互為用的兩個方面。宣發與肅降協調,則呼吸均勻通暢,水液得以正常的輸布代謝,所謂“水精四布,五經并行”。宣發與肅降失調,則見呼吸失常和水液代謝障礙。一般說來,外邪侵襲,多影響肺氣的宣發,導致肺氣不宣為主的病變;內傷及肺,多影響肺氣的肅降,導致肺失肅降為主的病證。
宣發與肅降失常又是相互影響,同時并見的。如外感風寒首先導致肺的宣發功能障礙而出現胸悶鼻塞、惡寒發熱、無汗等癥,同時也可引起肺的肅降功能失常而伴有咳嗽喘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