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分幾節
頸椎分成頸椎骨、椎間盤以及韌帶等,總共有7節,是支撐我們頭部活動的重要關節,我們需要在平時適當的活動頸椎,不然那是很容易引起頸椎病的癥狀。頸椎病是現在很多年輕人出現的骨骼疾病,由于缺乏運動引起的,而且頸椎的骨骼是比較容易固化的,需要我們在平時多活動。
頸椎,指頸椎骨,位于頭以下、胸椎以上的部位。位于脊柱頸段,共7塊,圍繞在頸髓及其脊膜的四周。由椎間盤和韌帶相連,形成向前凸的生理彎曲。頸椎的特點是椎體較小,呈橢圓形,橫突上有橫突孔,椎動脈和椎靜脈由此孔通過;棘突短而分杈;上下關節突的關節近似水平位,使頸部能靈活運動。相鄰椎骨上下切跡圍成椎間孔,有脊神經和血管通過。
生理解剖:
頸椎共七塊,其中第3、4、5、6頸椎為典型椎骨,1、2、7為非典型椎骨。典型頸椎(第3、第4、第5、第6頸椎)的特征:
· 椎體較小,左右徑大于前后徑,上面突起 (形成側緣關節),下面凹陷;
· 椎孔較大呈三角形;
· 所有頸椎 (典型或非典型)的橫突孔中都有椎血管走行 (椎動、靜脈,第7頸椎橫突孔中無椎動脈走行);
1、2、7頸椎特點。第1頸椎沒有椎體,呈環狀稱寰椎,由前弓、后弓和側塊構成。前弓后面的齒凹與第2頸椎的齒突形成關節。側塊上的橢圓形凹陷與顱底的枕髁形成關節,使頭能作點頭動作。第2頸椎(或樞椎)有一向上的指狀突起稱齒突。寰椎可圍繞齒突作旋轉運動。第7頸椎的棘突特別長近似水平,末端不分杈,形成結節,在皮下易觸及,常用來計數椎骨序數的標志。
觀察椎孔和橫突孔,注意在第7頸椎處椎孔和橫突孔最小。觀察典型椎骨的不規則椎體、側面的關節突、三角形的椎孔和關節突的上關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