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食療

牛奶喝了會上火嗎

祖國傳統醫學認為, 牛奶可以補肺養胃、生津潤腸、促進發育、潤澤肌膚、增加皮膚彈性、鎮靜安神、抗疲勞, 還具有消炎、消腫、緩解皮膚乾燥的作用。 不僅可以提高人體的免疫能力, 還是糖尿病、便秘、久病體虛、氣血不足、脾胃不和之人的主要滋補飲品。

據中醫師介紹, 牛奶味甘、性微寒, 所含的優質蛋白質、脂肪、鈣、維生素是其他食品無法比擬的, 所以被譽為“完全營養食品”。

在明代大醫藥家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就有牛乳可以治反胃熱, 補益勞損、潤大腸、治氣痢、除黃疸的記載。

牛奶滋陰解熱毒 喝牛奶會“上火”是誤解

牛奶很多人認為夏季喝牛奶會加重“上火”, 引起煩躁, 其實, 牛奶不僅不會“上火”, 還能解熱毒、去肝火。

中醫認為牛奶性微寒, 可以通過滋陰、解熱毒來發揮“去火”功效, 而且牛奶中含有多達70%%左右的水分, 還能補充人體因大量出汗而損失的水分。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把牛奶凍成冰塊食用, 否則很多營養成分都將被破壞。

巧用牛奶養生食療方:

中醫學認為, 牛奶味甘性微寒, 具有生津止渴、滋潤腸道、清熱通便、補虛健脾等功效。 把牛奶進行適當的加工, 或和其他食物一起進行調配, 可製成各種“食療牛奶”。

牛奶粥

鮮牛奶250毫升、大米60克、白糖適量。

先將大米煮成半熟, 去米湯, 加入牛奶, 文火煮成粥, 加入白糖攪拌, 充分溶解即成。

早晚溫熱服食,

注意保鮮, 勿變質。

可補虛損, 健脾胃, 潤五臟。 適用于虛弱勞損、氣血不足、病後虛贏、年老體弱、營養不良等症。

牛奶大棗湯

牛奶500毫升、大棗25克、大米100克。

先將大米與大棗同煮成粥, 然後加入牛奶, 燒開即可。

可補氣血、健脾胃, 適用于過勞體虛、氣血不足等症。

TIPS:看中醫前不要喝牛奶

中醫是我國特有的醫療手段, 中醫看病講究“四診”, 即望、聞、問、切, 四診中對望診非常重視, 因為望舌象直接關係到寒熱虛實辨證, 因此看中醫前您需要注意不宜喝牛奶、豆漿等乳白色食品, 因為喝這些東西容易使舌苔變白膩, 造成醫生誤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