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青兔耳風的功效與作用

【出處】出自《四川中藥志》。

【拼音名】Qīnɡ Tù ěr Fēnɡ

【英文名】Herb of Rednerve Ainsliaea

【別名】走馬丹、紫背金牛、紫背草、走馬胎、土兔耳風、血筋草、羅漢草

【來源】

藥材基源:為菊科植物紅脈兔耳風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insliaea rubrinervis Chang

採收和儲藏:春、夏季採收, 鮮用或切段曬乾。

【性味】味辛;苦;性溫

【功能主治】祛風散寒;行瘀止痛。 主風寒咳嗽;頭風痛;牙痛;風寒濕痹;跌打瘀腫;深部膿腫;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9-15g。 外用:適量, 搗敷;或研末調敷。

【注意】孕婦慎服。

【各家論述】

1.《峨嵋藥植》:治跌打損傷。

2.《民間常用草藥彙編》:解毒, 治咳, 調經活血。

3.《四川中藥志》:治風寒咳嗽, 風濕筋骨痛, 頭風;外用包敷痰症;能墜胎。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