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扁平足的人選寬度窄的鞋更好

很多人在選擇鞋子的時候, 通常會自然而然地選擇較為寬鬆合腳的鞋子, 但對於一部分有拇指外翻和扁平足的人群來說, 選擇寬鬆合腳的鞋子或許並不非常適合。 據日本健康百科網站報導, 東京整形外科醫生內田俊彥認為, 對於正常人來說, 選擇緊繃的鞋子無益於腳部血液迴圈的流暢, 但對於拇指外翻和扁平足等擁有足部疾患的人群來說, 選擇寬度較為緊窄的鞋子更有利於進行輔助治療。

選擇正確的鞋子能夠緩解膝關節、腰部疼痛

有時候, 膝蓋疼痛和腰部疼痛的原因很多, 大到骨骼疾病,

小到穿錯了鞋子, 選擇一雙好鞋對於人們的身體健康來說非常重要。 但對於拇指外翻、扁平足、腳底疼痛等擁有足部疾患的人群來說, 在接受足底插板治療後, 通過往鞋子裡增加一塊墊板的做法, 不但能夠緩解腳部疾患, 同時對於改善膝關節、股關節和腰部疼痛等均有一定療效。

但不管在治療過程中給自己製作了多麼合腳的墊板, 只要遇到不合腳的鞋子, 其效用都無法良好發揮。 在一項調查中發現, 人們在買鞋的時候通常更關注鞋子的長度是否合腳, 幾乎沒有人關注鞋子的寬度。 為了考慮鞋子穿脫的舒適和方便, 很多人都會選擇購買寬度更寬的鞋子, 但是這未必是最適合的寬度。

試鞋的寬度要抬起腳來試

選擇合適的鞋子最重要的還是測量對自己的腳部尺寸, 但測量腳部尺寸時通常腳有兩種狀態:承重狀態和非承重狀態。 前者一般指買鞋者將腳正常置於地面的狀態, 此時腳部承重, 寬度會有所增加, 這也是大多數人試穿鞋時會採取的方式。 相對的, 人在抬起腳穿鞋時, 因為腳部不承重, 此時試鞋會顯得較松, 一旦腳部承重, 腳部寬幅變大, 偏大的鞋子就會變得剛好合腳。

對於一般人來說, 這樣的鞋子大小正好, 但內田表示, 對於拇指外翻和扁平足的人來說, 鞋子是矯正腳部變形的工具之一, 如果穿得太過寬鬆反而不利於輔助治療。 如果需要腳部完全固定在鞋子裡, 在腳部非承重狀態時大小剛好、承重時略有擠腳的鞋子最好,

這樣鞋子能夠緊貼腳部, 輔助進行治療。 但並不是越緊越好, 因為那樣反而會影響腳部透氣和腳部血液迴圈, 不利於身體健康。 想要買到合適的鞋子, 首先還是先測測你的腳部大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