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百合沙參粥緩解秋燥

處暑已過, 迎來了天高雲淡的秋季。 不少人出現了皮膚乾燥、口渴的症狀。 中醫認為, 秋季是燥氣主令, 常易發生燥邪, 表現為口唇乾燥、舌幹少津、皮膚乾燥、乾咳少痰等。 秋季在五行屬金, 五臟屬肺;就四季而言, 秋主收。 依據中醫“天人相應”的理論, 秋季養生保健需要遵循“養收”的原則, 其中飲食當以潤燥益氣為中心, 以健脾、養陰、清肺為主。 本期給大家推薦一個緩解秋燥的小方。

取百合20克、南沙參20克、粳米100克、冰糖適量。 先煎沙參、百合, 去渣取汁, 加入粳米, 煮熟粳米後加入冰糖, 稍煮成稀粥。 每日早晚溫熱食, 外感風寒咳嗽者不宜服。

本方具有養陰、潤肺、養胃、祛痰、止咳的功效。 百合性寒, 味甘, 歸肺、心經, 有潤肺止咳、清心安神之功效, 常用於肺熱咳嗽、陰傷燥咳等。 《本經逢原》記載:“百合, 能補土清金, 止嗽, 利小便。 ”現代藥理研究, 百合有祛痰止咳平喘、鎮靜、抗過敏作用。

南沙參性微寒, 味甘, 歸肺、胃經, 有養陰清肺、益胃生津、補氣、化痰的功效, 用於肺、胃陰虛證。 《飲片新參》中記載, 清肺養陰, 治虛勞咳嗆痰血。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其有調節免疫平衡、強心、抗真菌的作用。

粳米性平, 味甘, 歸脾、胃、肺經, 有補中益氣、健脾養胃、清肺的功效, 是滋補養生的好食材。 《本草綱目》記載, 粳米粥, 利小便, 止煩渴, 養腸胃。

冰糖性平, 味甘, 歸肺、脾經, 有補中益氣、和胃潤肺的功效,

對煩渴引飲、咯痰帶血等症狀有很好的輔助治療作用。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皮膚科副主任醫師 袁玲玲 陸紅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