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四季養生

四季養生

立夏最經典食物:立夏蛋

立夏, 是春季到夏季的轉換, 是夏季的第一個節氣, 立夏的時候一定要吃的經典食物就是立夏蛋。

“立夏”和“入夏”是兩碼事

什麼是“時節”呢?通俗了說就是季節、時令,

往細了說, 就是我國古人總結並沿用至今的二十四節氣和七十二物候。

“立夏”是夏季的第一個節氣, 一般在每年西曆的5月5日或6日, 它預示著春季向夏季的轉換。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立, 建始也, 夏, 假也, 物至此時皆假大也。 ”這裡的“假”, 即“大”的意思, 是說春天播種的植物已經直立長大了。 立夏以後, 我國江南地區氣溫回升快, 降雨量和降雨的天數都會明顯增多。

但是, “立夏”只是夏天快要到來的預告, 並不是意味著“入夏”。 氣象學對於入夏有嚴格的標準, 若一個地方的日平均氣溫穩定在22℃以上, 才能確定為夏季開始。 “立夏”前後, 我國只有福州到南嶺一線以南地區可能進入夏季, 而其餘大部分地區還處在春季,

在東北和西北的一些地區, 這時候甚至才剛剛進入春季。

立夏經典食物:立夏蛋

雖然全國各地立夏這天的傳統食俗各有特色, 但說起立夏那天最經典的食物就是“立夏蛋”了。 立夏前一天, 很多人家裡就開始煮“立夏蛋”了, 一般用茶葉末或胡桃殼煮, 看著蛋殼慢慢變紅, 滿屋香噴噴。 茶葉蛋應該趁熱吃, 吃時倒上好的酒, 內灑些許細鹽, 酒香茶香, 又香又入味。

除了吃蛋之外, 還有另外的玩法。 煮好的蛋, 挑出整只未破的, 用彩線編織成蛋套, 掛在孩子胸前, 或掛在帳子上。 小朋友們還要拄立夏蛋(就是碰蛋), 那是這天最快樂興奮的事, 拄蛋以蛋殼堅而不碎為贏。

立夏為什麼要吃“立夏蛋”呢?“立夏吃蛋”的習俗由來已久。

俗話說:“立夏吃了蛋, 熱天不疰夏。 ”相傳從立夏這一天起, 天氣晴暖並漸漸炎熱起來, 許多人特別是小孩子會有身體疲勞四肢無力的感覺, 食欲減退逐漸消瘦, 稱之為“疰夏”。 女媧娘娘告訴百姓, 每年立夏之日, 小孩子的胸前掛上煮熟的雞鴨鵝蛋, 可避免疰夏。 因此, 立夏節吃蛋的習俗一直延續到現在。

古人認為, 雞蛋圓圓溜溜, 象徵生活之圓滿, 立夏日吃雞蛋能祈禱夏日之平安, 經受“疰夏”的考驗。 立夏日一般在農曆的四月, “四月雞蛋賤如菜”, 人們把雞蛋放入吃剩的“七家茶”中煮燒就成了“茶葉蛋”。 後來人們又改進煮燒方法, 在“七家茶”中添入茴香、肉鹵、桂皮、薑末, 從此, 茶葉蛋不再是立夏的節候食品, 而成為我國傳統小吃之一。

年輕人試試咸鴨蛋

立夏吃蛋能預防暑天常見的食欲不振、身倦肢軟、消瘦等苦夏症狀。 最常食用的雞蛋, 性平, 補氣虛, 有安神養心的功能, 生病吃雞蛋可以幫助恢復體力。 由於雞蛋不傷脾胃, 一般人都適合, 所以哪怕是有高血壓等慢性病的人, 立夏吃雞蛋也是有益健康的。

而鴨蛋性涼, 能滋陰清肺, 適宜陰虛火旺者食用, 適用於病後體虛、燥熱咳嗽、咽幹喉痛、高血壓、腹瀉痢疾等病。 如果是日常活動量較大且無高血壓等慢性病的年輕人, 可以嘗試一下鹹鴨蛋, 只要不是吃起來很鹹, 則既可清熱, 又助補充鹽分等礦物質。

當然, 立夏還有很多的習俗, 比如稱人、吃七家粥、烏米糕等等, 不同的地方會用不同的飲食來慶祝這個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