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濫補維生素要當心會中毒

在亞健康、重生活品質的雙重因素影響下, 補維生素成了很多人每天的必修課。 “補維生素就是吃水果、蔬菜”、“補點維生素總沒壞處”等觀點在人群中非常普遍, 甚至不少人認為, 靠吃維生素就能防病、治病。 我們究竟用不用額外補維生素?它真能治病嗎?《生命時報》記者就此採訪有關權威專家, 為您一一求證。

【疑問一】人人都缺維生素嗎?

【回應】一般人群都不缺, 補充有適用人群

維生素是人和動物為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必需從食物中獲得的一類微量有機物質, 在人體生長、代謝、發育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如果長期缺乏某種維生素, 就會引起生理機能障礙而發生某些疾病。 於是, 在各類維生素產品宣傳大戰中, 似乎人人都維生素不足, 需要額外補充成了常用口號。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營養科副主任李纓告訴《生命時報》記者, 從目前國家的經濟和生活水準來看, 一般人群不存在缺乏維生素的情況。 維生素補充劑是有適用人群的, 對成人而言, 只有當體內缺乏某種維生素時才需要酌量補充, 切忌盲目。

“對已被確診為維生素缺乏的人來說, 肯定是要補充的。 此外, 還有三類人群需要補充營養素:一是攝入量少的, 比如偏食或者減肥的人;二是需要量大的, 比如孕婦、青春期的少年;三是消化吸收差的人群, 比如老人、胃腸道疾病患者和特殊疾病群體。

”中國營養學會副理事長、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副所長馬冠生提醒說, 除了這些人群, 長期膳食不規律、不能保證一日三餐者;經常處於特殊工作狀態下的人, 如總坐在電腦前、神經高度緊張、頻繁坐飛機的人, 或是常年在高溫、寒冷環境中工作的人;有抽煙、喝酒、熬夜等不良生活習慣的人等, 都可以考慮適當服用維生素補充劑。

【疑問二】維生素真能治病嗎?

【回應】:同一種病病因多樣, 盲目補充維生素並不一定對症

生活中有點小毛病, 不選擇去看醫生, 而是買維生素服用, 並認為這既能迅速治病, 還比較健康的觀點和做法, 在不少白領中很流行。

“這其實並不可取。

”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營養科主任營養師陳霞飛說, “比如說口腔潰瘍, 很多人認為它是‘上火’引起的, 一旦出現潰瘍, 就習慣吃清淡食物、水果, 再配合維生素C治療, 其實這不一定有效。 嚴格來說, 有100多種疾病都有口腔潰瘍的臨床症狀。 要想治好潰瘍, 首先要弄清根本原因。 ”

那麼, 所謂維生素可以防病的說法可信性又有多少呢?陳霞飛表示, 相關研究證據有限。 “以作用廣泛的維生素C為例, 目前流行的說法是‘口服維生素C可以預防和治療感冒’, 但必須指出的是, 這些都是體外研究或者在人體缺乏維生素C的前提下得出的結論。 對於絕大多數維生素C並不缺乏的健康人來說, 還沒有明確的科學依據。 ”

大連市中心醫院營養科主任王興國對此也表示認同。

他說, 長期適量補充多種缺乏的維生素, 可以使人體達到平衡, 有助於補充體力、提升精力、增強抵抗力。 但是, 維生素的作用主要在於補充膳食中的攝入不足, 並不是吃了就能達到治病預防的效果。

“目前, 關於維生素的效果宣傳, 不少存在過分誇大的情況。 ”李纓舉例說, 比如抗氧化的食物都有防癌作用, 不能單純說是維生素A或者維生素E在起作用。 因此, 維生素可以預防感冒、預防癌症等說法就不一定準確了。 如果身體有問題還是應該求醫, 不能聽從誇張的說法, 盲目選擇和食用。

“需要注意的是, 維生素分為藥用和保健品類兩種。 ”中國營養學會前任理事長程義勇表示, “藥用的維生素是化學合成的。

作為藥品, 通常會含有一些除了維生素之外的其他化學成分, 此類維生素主要是用來預防和治療維生素缺乏所致的相關病症, 有明確的醫療目的。 保健品類的維生素是以補充、維持、保健為主。 實際上, 最天然的維生素來源還是要從正常的飲食中攝取。 ”

【疑問三】補維生素能代替均衡飲食嗎?

【回應】不能。 維生素需“協同作戰”, 大量服用一兩種作用有限

實際生活中, 不少人由於工作忙碌或偏食、挑食, 或為了避免亞健康, 選擇用補充維生素的辦法來替代均衡膳食。

對此, 軍事醫學科學院營養研究室副教授王冬蘭說:“現在很多人有一個錯誤的理解, 認為補充維生素就行了, 事實上首選應當是合理安排膳食結構。 ”她表示,

研究發現, 服用維生素片並不能代替食用富含維生素的天然食品, 如水果、蔬菜、豆類等, 一是因為很多人體所需的其他營養物質需要從蔬果中攝入補充;二是因為維生素在體內需與其他營養素相互配合, “協同作戰”才能起到最佳效果, 而大量服用一兩種分離出來的維生素作用有限。 值得一提的是, 即便是根據身體需要補充, 我們也不能將膳食平衡的希望寄託在維生素上, 因為人體對維生素有個可耐受的最高量, 也可被視為“上限”, 如果超過就可能有副作用。

王冬蘭表示, 事實上, 《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中已對常見維生素的攝入量做過說明, 推薦大家如何能攝取到足夠的維生素。 她說:“以維生素A為例, 正常成年男性、女性的每天推薦量分別是800、700微克視黃醇單位;維生素C的成人每天推薦量為100毫克;維生素D的成人每天推薦量是10~15微克。只要我們保證每天能做到大約喝半斤牛奶,吃1個雞蛋、二兩肉類、3兩豆類,便能滿足每天維生素A、D、E的需求;每天吃夠半斤水果、1斤半蔬菜,就可以滿足每天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C的需求。由此可見,通過均衡飲食,讓維生素達標並不難。”

【疑問四】補充維生素有哪些注意事項?

【回應】最重要的是不能過量,最好有醫生、營養師指導

“由於維生素是一種微量營養素,因此是否過量的問題更值得關注。”陳霞飛表示,不能因為覺得維生素必不可少,就無視自身情況盲目補充,以至於濫用。她說,維生素過量會出現厭食、乏力、噁心、嗜睡、肌肉疼痛等症狀,這些症狀往往不具有特異性,容易被人們忽略。補充維生素的另一條原則是,一定要有針對性,注意觀察自己的身體,缺什麼補什麼。比如,維生素A不足時會出現皮膚粗糙、瘙癢、頭髮乾枯等情況;維生素C不足則多表現為常感疲勞,易感冒、咳嗽,牙齦常出血,傷口難愈,舌頭有深痕等。

程義勇說,補充前,多瞭解各類維生素知識,也是非常關鍵的,每種維生素的主要作用不同,而且維生素分為脂溶性維生素、水溶性維生素兩種。前者包括4種維生素,即維生素A、D、E、K,它們需要有脂肪的説明才能被人體吸收,可以在肝臟中儲存,需要時再“動員”出來,卻很難從尿液中排泄出去,因此攝入過多存在中毒風險。後者包括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C,它們易溶于水,攝入過多時會從尿中排出,在體內的儲存量較小,但同樣不能超過人體的最大耐受量。

李纓提醒,想知道自己缺什麼維生素,建議到醫院營養門診進行評估,或通過實驗室檢測分析,大家最好在醫生、營養師的指導下,科學補充維生素。

正常成年男性、女性的每天推薦量分別是800、700微克視黃醇單位;維生素C的成人每天推薦量為100毫克;維生素D的成人每天推薦量是10~15微克。只要我們保證每天能做到大約喝半斤牛奶,吃1個雞蛋、二兩肉類、3兩豆類,便能滿足每天維生素A、D、E的需求;每天吃夠半斤水果、1斤半蔬菜,就可以滿足每天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C的需求。由此可見,通過均衡飲食,讓維生素達標並不難。”

【疑問四】補充維生素有哪些注意事項?

【回應】最重要的是不能過量,最好有醫生、營養師指導

“由於維生素是一種微量營養素,因此是否過量的問題更值得關注。”陳霞飛表示,不能因為覺得維生素必不可少,就無視自身情況盲目補充,以至於濫用。她說,維生素過量會出現厭食、乏力、噁心、嗜睡、肌肉疼痛等症狀,這些症狀往往不具有特異性,容易被人們忽略。補充維生素的另一條原則是,一定要有針對性,注意觀察自己的身體,缺什麼補什麼。比如,維生素A不足時會出現皮膚粗糙、瘙癢、頭髮乾枯等情況;維生素C不足則多表現為常感疲勞,易感冒、咳嗽,牙齦常出血,傷口難愈,舌頭有深痕等。

程義勇說,補充前,多瞭解各類維生素知識,也是非常關鍵的,每種維生素的主要作用不同,而且維生素分為脂溶性維生素、水溶性維生素兩種。前者包括4種維生素,即維生素A、D、E、K,它們需要有脂肪的説明才能被人體吸收,可以在肝臟中儲存,需要時再“動員”出來,卻很難從尿液中排泄出去,因此攝入過多存在中毒風險。後者包括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C,它們易溶于水,攝入過多時會從尿中排出,在體內的儲存量較小,但同樣不能超過人體的最大耐受量。

李纓提醒,想知道自己缺什麼維生素,建議到醫院營養門診進行評估,或通過實驗室檢測分析,大家最好在醫生、營養師的指導下,科學補充維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