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胡大一曾說支架被濫用?高潤霖院士這次說:我國目前沒有出現支架濫用的現象!

我國的支架、抗生素到底有沒有在濫用?

支架濫用?兩位大咖看法不一

>>胡大一:支架的過度使用是客觀存在的事實

著名心血管專家胡大一曾在自己的微信公眾號“胡大一大夫”中, 寫道:

“過度醫療是全世界醫療領域存在的需嚴肅面對的共同問題。 在我國社會發展的一個階段, 這一問題更為突出, 既是醫療體制本身存在的問題, 也是整個社會風氣在醫療領域的反應。

醫學的大量領域存在未知, 現代醫學(西醫)傳統的單純生物醫學技術, 缺乏對醫療的心理和社會因素認知, 見病變不見患病的人。

在病人身上花的時間少, 顧不上認真問診, 查體, 對介入技術崇拜。 科學主義, 技術至上, 人文素養缺失。

趨利的醫療體制, 按支架數手術量付費, 支架手術越多, 醫院收入越多, 灰色收入越多, 企業盈利越多, 形成了多贏的利益鏈, 只有患者沒贏。

支架不恰當使用, 過度使用, 甚至少數情況下濫用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

1. 過度體檢做冠狀動脈CT, 對一些沒有臨床症狀的患者, CT發現斑塊, 不做有無心肌缺血的評估, 直接冠狀動脈造影, 甚至再加冠狀動脈內超聲。 只要最終狹窄大於等於70%就放支架。 更有甚者, 狹窄不到70%也有放支架的。

2. 眾多穩定心絞痛的患者, 被冠以不穩定性的診療, 被支架, 這些患者常常被多個支架。

3. 供應心肌的冠狀動脈主幹道血管——左主幹和多支血管多處病變,

本應選搭橋, 也被支架了。

4. 100%使用藥物支架, 該用裸金屬支架的也用藥物支架。 支架技術本身是好技術, 但任何好技術被過度使用或濫用了, 必然會害抵消了利。 在被過度支架的患者, 自然是傷害。 ”

>>高潤霖:通過監測, 我國目前沒有出現支架濫用的現象

在日前國家衛計委醫政醫管局召開的醫療品質宣傳媒體見面會上, 中國工程院院士高潤霖表示, 通過對能夠開展介入治療的醫療機構進行監督, 目前沒有濫用支架的現象。

以心血管內科的冠心病介入治療為例, 2009年至今, 介入治療例數逐年增加, 2016年較2015年增長17.42%, 總病例數為666495例。 據悉, 我國平均每百萬人口有426.82例患者行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治療。

針對介入治療, 高潤霖還介紹了一組資料。 我國平均植入支架數基本保持在1.5枚左右, 藥物支架使用率99.6%。 “介入指征與器械使用趨向合理, 介入治療死亡率穩定在平均水準, 介入手術相關死亡率低於千分之三。 ”高潤霖強調, 介入治療等新型醫療技術的使用, 在降低醫療負擔的同時, 增加了患者的舒適感。

此外, 我國心血管內科快速發展的另一個顯著特點是, 目前, 介入醫療已經普及到1000多家縣級醫院, 增加了患者可及性。 與此同時, 我國是否出現了坊間傳聞的支架濫用呢?

“我國目前沒有出現支架濫用的現象。 ”高潤霖解釋道, 千家縣級醫院開展介入治療的比例占全國完成總量的8%左右, 但通過監測, “沒有人敢濫用支架。

”他進一步補充道, 從手術死亡率這一指標來看, 縣級醫院手術死亡率低於平均水準, 說明縣級醫院沒有為危重患者使用支架, “介入治療需要完成技術積累, 發展到何種程度, 就開展什麼程度的手術。 ”

抗菌藥物濫用?非但沒有, 而且日趨合理

同樣在日前國家衛計委醫政醫管局召開的醫療品質宣傳媒體見面會上, 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肖永紅用資料證明, 通過努力, 醫療機構抗菌藥物使用日趨合理, 細菌耐藥態勢得到控制, MRSA等部分指標已經接近歐美主要國家水準。

細菌耐藥已經成為一個全世界的公共衛生話題, 近年來, 我國醫療機構抗菌藥物使用日趨合理, 細菌耐藥態勢得到控制。 一方面, 醫療機構抗菌藥物使用量大幅下降,

抗菌藥物銷售額占所有藥品的比例從2010年的19.7%下降到2016年的11.2%。

目前, 我國患者抗菌藥物使用率明顯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