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心臟預激綜合症手術,瞭解病情再手術

心臟預激綜合症是心臟內多了一條通道, 一般如果沒有引起心動過速就不需要治療, 如果出現了心動過速就會引起心慌, 房顫的現象, 就需要及時手術治療了, 常見的方法有射頻消融手術。

一、治療方法

預激本身不需特殊治療。 併發室上性心動過速時, 治療同一般室上性心動過速。 併發房顫或房撲時, 如心室率快且伴迴圈障礙者, 宜儘快採用同步直流電複律。 利多卡因、普魯卡因胺、普羅帕酮與胺碘酮減慢旁路的傳導, 可使心室率減慢或使房顫和房撲轉複為竇性心律。 洋地黃加速旁路傳導, 維拉帕米和普萘洛爾減慢房室結內傳導, 都可能使心室率明顯增快, 甚至發展成室顫, 因而不宜使用。 如室上性心動過速或房顫、房撲發作頻繁, 宜應用上述抗心律失常藥物長期口服預防發作。 藥物不能控制、電生理檢查確定旁路不應期短或旁路不應期於快速心房調搏時間縮短、或房顫發作時心室率達200次/min左右者,

有定位後用電、射頻、鐳射或冷凍消融, 或手術切斷旁路, 預防發作的適應征。

二、疾病診斷

單純預激並無症狀, 併發室上性心動過速與一般室上性心動過速相似, 併發房撲或房顫者,

心室率多在200次/min左右, 除心悸等不適外尚可發生休克, 心力衰竭甚至突然死亡, 心室率極快如300次/min時, 聽診心音可僅為心電圖上心室率的一半, 提示半數心室激動不能產生有效的機械收縮, 預激併發室上性心動過速時, QRS波群常不增寬, 但發作中止後除隱匿性預激外均有特徵性心電圖改變, 預激併發房顫或房撲時, QRS波群常增寬, 應與室性心動過速相鑒別。

心電圖上預激圖形應與束支傳導阻滯, 心室肥大或心肌梗塞鑒別, PR間期縮短和預激波的存在可確認為預激, 加速的心室自主心律與竇性心律呈干擾性房室分離時(尤其當心室率與竇性的心率相似時), 可有短陣PR間期縮短, QRS波群寬大畸形的心電圖表現, 酷似間歇性預激;但長記錄常可顯示PR間期不固定和房室分離,

不難與預激鑒別。

三、預防護理

預防預激綜合征主要是要預防心動過速的復發, 為了有效預防心動過速的復發, 應選用兩種藥物同時抑制折返回路的前向與逆向傳導, 例如奎尼丁與普萘洛爾, 或普魯卡因胺與維拉帕米合用,

可獲得較好效果, IA, IC類藥物胺碘酮或索爾延長房室旁路與房室結的不定期, 能有效預防心動過速復發, 藥物選擇可根據臨床經驗, 或選用心電生理檢查確定為有效的藥物, 從而保證最佳的預防復發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