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養生

細數冬季養生點點滴滴

冬季進補喝湯並非越濃越好。 魚湯、骨頭湯燉到發白即可食用, 如果繼續燉的話, 會破壞其營養。

冬季進補首選紅棗, 可以滋陰潤燥、益肺補氣, 若能與銀耳、百合、山藥共同煨食, 效果更佳。

進補應多吃“黑色食品”, 如黑米、黑豆、黑芝麻、黑棗、黑木耳等, 可補養腎氣, 抵禦寒冷。

進補並不只限於雞肉, 可以多喝點鴨湯。 鴨子藥性偏涼, 而且營養和藥用價值都很高, 和蘑菇、木耳、銀耳一起燉, 可以補血養腎。

冬季進補重點在補腎、健脾、養胃。 補腎除了選用補腎藥物之外, 可以配合揉按丹田進行。 兩手搓熱, 在腹部丹田處按摩30~50次。

此法常用, 可以達到強腎固本的目的。

同時, 冬季進補健脾是關鍵, 平時可以多吃些有健脾功效的新鮮蔬菜, 如山藥、黃豆芽、白蘿蔔等, 可以防止冬季嘴唇乾裂、皮膚皸裂。

冬季養胃可以多吃山藥。 山藥含蛋白質、維生素等多種營養成分以及碘、鈣等微量元素, 可補脾益胃。

冬季怕冷可以多吃菱角。 在寒冷的冬季, 老熟的菱角肉質厚美, 熱量高, 就像冬季的栗子、蓮子一樣營養價值非常高;也可以多吃些海產品, 如紫菜、海帶、海魚等。

冬季不必拒絕“冷食”。 冬天“上火”的現象很多, 不妨吃些性冷食物, 如蘿蔔、蓮子等。

冬季裡要防止感冒, 才能達到養生的目的。 要按時作息, 睡覺時被子要保暖, 蓋住腳與雙肩, 不要蒙頭睡覺;平時多吃“紅色食品”,

如紅辣椒、南瓜、胡蘿蔔等, 它們富含胡蘿蔔素, 可以防治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