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秋季是調理身體的“黃金季” 趕緊抓住秋補的尾巴

高熱量、高脂肪、高蛋白、高鹽、高酒精、高精細的飲食, 常常使得人們的腸胃苦不堪言。 如何才能給腸胃“減負”?河北醫科大學第三醫院營養科副主任雷敏提醒市民, 趕緊抓住秋補的尾巴, 好好調理一下自己的身體。

清淡食物配粗糧

深秋季節, 人們在主食的調整上, 可以多選擇穀類粗糧和薯類, 蒸煮的乾糧可以多選擇煮玉米、蒸胡蘿蔔絲玉米窩頭、蒸紅棗玉米麵窩頭、燕麥蒸飯、蒸紅薯、蒸土豆、蒸紫薯、麻醬花卷等, 秋補的粥和湯如山藥紅棗小米粥、蕎麥麵條湯、金瓜大米葡萄乾粥、菜汁疙瘩湯、芋頭薏米湯、白蘿蔔絲玉米糝粥、百合銀耳紅棗大米粥、芝麻紅薯紫米粥等,

這些湯湯水水都具有良好的“補水、清火、潤燥”作用, 不再選擇油條、油餅、月餅、蛋糕之類的高油、高糖食物, 讓您已經“不堪重負”的身體好好調整一下。

只吃粗糧不吃細糧也不可行, 這些粗糧每日1-2兩, 薯類每日4兩, 再搭配適量的白米白麵就好了, 總共算下來每天也得半斤八兩的糧食吧!否則您確實餓得慌, 吃什麼量還是至關重要的啊!

多喝湯水解油膩

雷敏說, 秋季是調理身體的黃金時間, 減少糖果、甜糕點、油煎炸食品等的攝入, 讓自己多喝水, 尤其可以選擇紅茶、菊花茶、山楂玫瑰花茶、紅棗陳皮茶等, 既可以補充水分, 又可以加快身體的新陳代謝, 減輕大量脂肪和酒精對肝臟的危害。

秋季碩果累累, 還可以喝些水果湯如蘋果銀耳山楂湯、銀耳紅棗雪梨湯、芒果雪梨山楂湯;雜豆湯如綠豆紅棗湯、黑豆枸杞湯、紅小豆百合湯;蔬菜湯如白蘿蔔姜絲湯、胡蘿蔔紅棗百合湯、冬瓜蓮子湯, 既可以補充水分, 又可以補充營養素, 可謂“潤燥、秋補”, 為冬季的到來做好儲備。

吃水果平衡消化

需指出的是, 對於調理失衡的消化功能, 水果可是相當有效的, 水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和有機酸。 秋季還是多選擇這些時令的水果吧!如柳丁、橘子、木瓜、石榴、蘋果、芒果、山楂等就能很好地調整消化機能, 它們都有去腹脹、助消化的作用, 這些天不妨每天補充些水果, 飯後立即吃, 只會加重您的消化系統負擔,

最佳的安排時間, 在飯後2小時左右, 每次2兩為宜。 攝入適量水果更為重要, 因為我們常吃的水果含糖量較高, 如果攝入過量, 很容易攝入過多糖分, 在不經意間會攝入過多的熱量, 增加了身體的代謝負擔。

另外, 甜食吃多了, 容易引發胸悶、腹瀉、胃口呆滯、

手腳不溫等症狀, 舌苔還容易呈白色, 建議人們可選擇蘋果和芭樂, 慢慢減輕這些症狀, 吃適量的芭樂或喝半杯芭樂汁能有效控制腹瀉, 而蘋果帶皮吃同樣也有止瀉作用。

時令蔬菜改善體質

雷敏建議人們, 秋天要選擇時令的新鮮蔬菜如白菜、白蘿蔔、胡蘿蔔、香菜、芹菜、冬瓜、茄子等, 蔬菜是鹼性食物, 飲食搭配要酸堿平衡。

蔬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和植物化學物,

在秋補的季節對慢病的防治有很好的食療功效。 膳食纖維是人體必需的第七大營養素, 又稱“物理掃帚”, 適量食用能夠防治高血糖、高血脂、便秘、癌症等疾病, 有所謂“刮油”的作用。 就拿許多人在節後出現的便秘, 多數人是膳食纖維攝入量不足, 健康成年人每日25—30克膳食纖維為宜, 如果攝入過量, 容易引起腹脹、腹瀉等胃腸不適, 增加“胃腸道的負擔”, 也容易引起體內其它營養素的吸收障礙, 如鐵缺乏、鋅缺乏、鈣缺乏等, 有害身體健康。 而許多人吃肉不吃菜, 吃精食, 每日的膳食纖維攝入量僅在10克左右, 真是相差甚遠, 急需從蔬菜攝入以滿足人體對纖維的需要量, 每日1—2斤蔬菜也不為過。

值得提醒的是, 飲食調理是個緩慢的過程,

不能急於求成。 生命需要呵護, 身體需要滋養, 營養需要每時每刻, 相信我們在合理膳食的基礎上微量調整會有一個更健康的身體。 (記者 李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