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食譜

附子粳米湯

湯是很多人比較喜愛選擇, 主要湯不僅可以補充人體營養元素, 而且在美容養顏上, 效果也是非常不錯, 因此對湯的選擇, 都是不錯之選, 那在喝湯的時候, 也是可以根據喜歡進行選擇, 常見湯就是蔬菜湯, 這類湯含有的維生素、碳水化合物都是比較多, 那附子粳米湯如何呢?

很多人對附子粳米湯並不是很清楚, 在對這樣湯選擇的時候, 也是需要對這樣湯進行一些瞭解, 使得在喝的時候, 也都知道這類湯對人體有著怎麼樣的幫助作用。

附子粳米湯:

附子粳米湯, 亦用粳米, 原文如下:腹中寒氣, 雷鳴切痛, 胸脅逆滿, 嘔吐, 附子粳米湯主之。 腹中陰寒, 則水飲不化, 寒性收引, 胃腸為之緊縮, 水飲動盪, 故雷鳴切痛, 寒飲充斥上下, 故胸脅逆滿, 水飲在胃, 故嘔。 此方附子祛寒, 半夏止嘔, 兼祛寒飲, 至於甘草, 大棗, 粳米, 或解附子, 半夏之毒, 或逗留附子熱力, 使之綿長,

或制附子, 半夏之燥烈, 或益脾胃, 總之不過佐使之用, 方中之義, 大抵如此。

然而, 某教科書附子粳米湯下有一醫案, 煎服姜艾湯, 嘔痛未少減, 且加劇焉, 後“處於砂半理中湯, 黎明彭君倉卒入, 謂服藥痛嘔如故, 四肢且厥, 勢甚危迫, 最後醫者才用附子粳米湯為之治癒。 我最初讀此醫案之時, 便甚覺奇怪, 前二次用藥, 雖非附子粳米湯, 但也大抵對證, 尤其是砂半理中湯, 附子半夏俱有, 又怎麼會病情加劇呢?後精思良久, 方頓然醒悟。 原來, 本證寒與飲相並, 附子子大熱, 有似於火, 本可祛寒, 但寒在水飲中, 水與火不能相容, 故附子功用無從施行, 不僅附子, 凡用熱藥皆是如此, 且熱藥又逼迫寒飲, 故病勢加劇。 方中妙用, 在於粳米一味, 因得水中之精甚厚,

故可為嚮導, 引諸藥力達于水飲之中, 如此則寒氣得祛, 水飲得除, 病症自然得愈(關於寒飲, 尚有餘意, 留待以後說明)。

以上就是對附子粳米湯一些介紹, 這類湯對改善人體一些疾病效果非常不錯, 而且在選擇這樣湯的時候, 也是可以放心進行, 它對人體沒有任何的損害, 不過喝的時候, 要適量, 這樣使得湯發揮的效果會更好, 對身體也不會有任何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