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預防

鼻出血不能低頭 更不能仰頭

每年立春開始, 天氣一天天暖和起來。 春季風多, 空氣易乾燥。 鼻腔內毛細血管豐富而脆嫩, 春季乾燥的氣候會危及鼻咽部, 鼻黏膜乾燥、毛細血管破裂最為常見, 即為鼻出血, 中醫稱為鼻衄。 鼻中隔的前下的血管極其稠密, 分佈很表淺, 最易震動和受乾燥空氣的刺激而發生出血現象。

兒童鼻出血幾乎全部發生在鼻腔前部;青年人鼻腔前部出血多見, 但也有少數嚴重的出血發生在鼻腔後部;中老年人鼻腔前部出血者較少, 鼻腔後部出血則顯著增多。 老年人多為鼻腔後部及鼻咽靜脈叢出血, 該處比較隱蔽,

檢查也較困難。 鼻咽靜脈叢位於下鼻道外側壁後方。 有心血管疾病的高齡患者頗為多見。 老年人鼻出血具有反復、不易自止和出血猛烈的特點, 易引起心腦併發症, 危險性較大。

老年人鼻腔後部出血時, 血從前鼻孔流出的少, 大部分會流向咽部, 被吞咽到胃裡。 加之老年人反應遲鈍, 易造成家屬或醫生對出血的嚴重性估計不足, 不少患者送到醫院時, 已是意識不清瀕於休克了。 這種情況下, 發生併發症的機會增加, 危險性也加大。

流鼻血時, 低頭可引起頭部充血不適。 另外還有很多人流鼻血習慣把頭仰起, 以為血不外流就是不出血, 甚至認為應當咽下去再吸收。 其實這都是不正確的。 流鼻血時仰頭, 會使血液順重力作用流到咽喉部,

當血量過多、過急時, 容易嗆入氣管及肺內, 造成呼吸道梗阻;如果鼻血經咽喉進入胃內, 就會刺激胃腸黏膜, 產生胃部不適乃至嘔吐。

正確的做法是, 患者取坐位或半坐位, 全身放鬆, 頭略向前傾, 不能仰臥位, 也不能頭向後仰或低頭, 口中的血液應儘量吐出。 這時可用冷毛巾敷頭部或頸後部, 同時用手指在鼻翼上稍施加壓力3至5分鐘。 指壓的力度, 應該以感到輕微疼痛為准, 同時讓出血者張口呼吸。

也可用消毒棉花蘸雲南白藥填塞鼻腔10分鐘, 然後輕輕取出棉花。 家屬和病人千萬不能緊張, 如果緊張急躁造成病人的血壓反而上升, 容易造成失血過多, 易於發生併發症。

預防鼻出血的方法是給鼻子補水。

如果感到鼻子乾燥不舒服時, 可用毛巾或棉花蘸溫開水輕擦一下, 也可以用開水的蒸氣熏一熏。 平時要多喝開水, 多吃新鮮蔬菜, 使血管壁的彈性增強, 就不容易破裂出血了。 另外, 不要用手指挖鼻孔, 以免損傷鼻粘膜的血管, 使其破裂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