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運動科學你懂嗎?


運動講究科學, 但事實證明, 沒多少人懂運動科學;其實運動科學就是科學運動, 怎樣運動才科學, 對人體才有好處, 這些都是運動科學;不同的人群, 運動方式方法不同, 今天我們就來全面瞭解一下。


運動科學:

1 年長者。 應以伸展運動和有氧運動為主, 而負重運動則應根據個人身體的狀況, 適量地做。 適宜專案包括游泳、社交舞、太極拳、門球、中國舞等。


2 成年人/青少年。 應以有氧運動為主, 適當地輔以負重及伸展運動。 適宜項目包括球類、步行、水上活動、體操、器械健身、跑步等。


3 上班族。 多指坐辦公室工作的人, 應儘量爭取時間做體力活動。 建議: 在上班時多利用樓梯, 少乘電梯;與同事商談公事, 宜多作面談, 儘量少用電話, 以增加活動量;多爭取機會步行, 少乘汽車;在小休時或午膳後, 做一些伸展活動;接聽電話時, 可來回走動。 在閒暇時參加聯誼活動, 多安排戶外活動,

如遠足、家庭同樂運動等, 以代替室內的靜態活動;多做有氧運動, 如緩步跑、騎自行車、游泳、球類活動;減少看電視、玩電腦等靜態活動。


4 兒童。 運動有趣多花樣, 活潑開朗心舒暢。 建議選擇休閒遊樂、球類、水上活動及郊遊、韻律操活動等。


5 殘疾人。 參與運動前, 應先徵詢醫護人員的專業意見, 再根據個人的喜好及能力, 選擇一些既安全又合適的運動。


6 孕婦。 孕婦運動有助舒緩因懷孕帶來的不適, 有助順利完成生產過程, 加速產後復原。 專家建議, 在懷孕16周後才開始進行運動計畫;應循序漸進及量力而為, 運動種類可選擇步行等輕鬆舒適而速度適中的運動;產前及產後運動前, 應向所屬的產前檢查醫院查詢;運動時要穿合適的衣服,

留意身體反應, 注意補充水分, 以免體溫過高。


溫馨提示:所有人的運動都需量力而行、注意安全、循序漸進、持之以恆, 只要大家相信運動科學, 那麼將受益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