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如何注意夏季生活細節?

文章導讀

炎熱的夏天已經到來, 天氣熱, 導致煩躁不愛吃飯等等症狀, 那麼夏天應該如何讀過, 怎麼樣度過才科學呢?這些不舒服的感覺困擾著市民。 市民如何健健康康地度過炎熱的季節?需要注意哪些生活細節?

夏季要夜臥早起

俗話說“早睡早起身體好”, 可為什麼夏天要夜臥早起呢?因為夏季白天長晚上短, 也就是陽氣充盛, 陰氣不足的狀態。 人的氣血從內向外調動, 這個過程需要陽氣充分地往外調動, 如果白天睡覺多, 陽氣就得不到充分的生髮。 夏季合理睡眠時間應該是, 就寢時間為晚上10點到11點, 早晨起床時間為5:30-6:30。

夏季夜間睡眠時間縮短, 因此要通過午睡來補充。 夏季午睡的時間一般以30分鐘至1小時為宜, 過短達不到午休的目的, 而過長不但會感覺頭腦發昏, 肢體無力, 還會影響夜間的睡眠品質。

夏季還要注意居室內小氣候的調節。 在炎熱的夏季,

室內溫度25℃-28℃, 室內外溫差不超過10℃、濕度以40%-60%為宜。 在以濕熱為主的夏季, 可利用空調除濕功能來改善潮濕悶熱的環境。 但空調溫度設定千萬不能過低。 如果長時間處在低溫環境裡, 會對人體的陽氣造成損傷, 夏天臨床常常可見很多因受寒而造成的疾病。

多吃些苦、酸食物

夏季尤其夏至以後市民為何會覺得沒有食欲?這實際上是一種脾氣不足的表現。 因此, 夏季飲食應以清淡為主, 少吃煎炸油膩食品。

夏季要特別注意飲水量的增加。 一般來說, 每天的飲水包括牛奶、豆漿、粥、湯在內, 應在2000毫升左右。 而且提倡主動飲水, 不要等到感到口渴後再喝水, 而應經常少量地喝些水以維持機體的需要。 同時, 夏季應多吃新鮮的蔬菜瓜果,

既可滿足人體所需營養, 又能預防中暑。

夏天可適當多吃些苦、酸、鹹味的食物, 少吃甜味食物。 因為夏季氣候炎熱而潮濕, 苦味可以清熱瀉火, 還可以健脾胃、除潮濕。 酸味食物如番茄、檸檬、烏梅、葡萄等能斂汗生津, 健胃消食, 可預防流汗過多而耗氣傷陰。 醋既能生津開胃, 又能殺滅病菌, 預防胃腸道病。

#p#副標題#e#

運動應適當減量

夏季市民鍛煉時, 應適當減少運動量, 最好安排在早上或者傍晚以防中暑。 地點應選擇在有花有草、視野開闊、空氣清新、濕潤清爽的公園等地。 謝東宇說, 運動時最好戴遮陽帽, 穿淺色、寬敞和透氣性良好的運動服, 每鍛煉1小時, 應休息5至10分鐘, 並注意補充水分和營養。

他提醒, 夏季運動後不要立即喝冷飲。

因為運動時體內血液運行於四肢和體表, 而運行於消化系統的血液較少, 冷飲會產生刺激, 使胃腸的血管收縮而造成胃痛或胃腸道不適。 運動後不宜飲水過多。 運動會消耗人體的很多能量, 飲水過多會加重胃腸道及心臟負擔, 特別是心臟功能不好的老年人尤其要注意。 同時, 運動後不宜立即沖冷水澡。 如皮膚突然受到冷水刺激, 可引起體表毛細血管的驟然收縮, 毛孔關閉, 體內熱量無法散失, 從而導致體溫調節功能失調, 出現熱傷風等症狀。

進補選益氣滋陰類

隨著氣溫的升高, 許多人的心情越來越差, 煩躁、愛發脾氣, 常為雞毛蒜皮的小事與別人發生矛盾, 這就是“情緒中暑”。 所以在炎熱的夏季應重視精神養生保健,

做到“靜心、安神、戒躁、息怒”, 以保持良好的情緒, 取得“心靜自然涼”的效果。

有人認為, 夏季不宜進補, 因為藥物作用會從汗液裡流失。 謝東宇說, 其實這是一種誤解。 現在一提到進補, 大家總是想到雞鴨魚肉等食物或人參、鹿茸等補益中藥, 這些屬於溫熱的食物或中藥在炎熱的季節確實不宜服用, 夏季宜選用清補的方法。 夏季在五行中屬火, 暑熱之邪最能耗氣傷陰, 所以夏季進補應選擇藥性偏於寒涼的益氣滋陰類中藥, 如生曬參、西洋參、百合、麥冬、女貞子、沙參、石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