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專家:只有肌肉強健 骨質才不疏松

駝背、腰酸背痛、頸椎病的人在我們周圍很常見, 尤其是老年人。 據調查顯示, 目前, 骨質疏松癥已成為困擾我國老年人群的主要疾病, 其發病率已經緊隨糖尿病、老年癡呆, 躍居老年疾病第三位。 更為值得注意的是, 骨質疏松癥正在逐年年輕化, 尤其是辦公室白領、熬夜人群。

6月26日, 第五屆中國慢病管理大會在京召開。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運動醫學研究所艾華研究員在大會上倡議大眾增加身體活動, 合理營養、強健肌肉, 保護骨骼健康。

我國是世界上骨質疏松癥患者最多的國家 每10個北京常住人口中有一個頸椎病患者

艾華在接受采訪時說, 相關數據顯示, 我國約有9000萬骨質疏松患者, 占國人總人口的7%, 有2.1億人低骨量, 存在骨質疏松癥的風險, 是世界上擁有骨質疏松癥患者最多的國家。

國際骨質疏松基金會數據顯示, 在我國70%-80%的中老年骨折是因骨質疏松引起, 其中每年新發椎體骨折約有181萬人, 髖部骨折病例為23萬。 我國每年因骨質疏松癥而并發骨折的發病概率超過9%, 并有每年增高的趨勢。 而北京市頸椎病患病人數已突破260萬, 相當于每10個北京常住人口中就有一個人患頸椎病。

骨質疏松癥最大的危害是易骨折, 與骨質疏松相關的骨折在老年人中發病率高達30%以上, 許多患者因此致殘。 50%的患者需全天候生活護理,

20%的患者需長年照顧。 此外, 尚有15%的患者會因各種并發癥死亡, 因骨質疏松導致髖關節骨折其一年內病死率達20%, 生存一年以上者約25%喪失活動能力, 存活者也會因殘疾致使生活質量大大降低, 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

佝僂病在很多國家已經滅絕, 在我國還依然存在

適當運動、合理飲食、日光浴, 是預防骨質疏松最好的方式

一般人認為預防骨質疏松癥是老年人的事, 但很多調查數據顯示, 骨質疏松的危險在兒童時期就已存在了, 預防骨質疏松應從兒童抓起。 尤其是近年來, 年輕的都市女性中患骨質疏松的人越來越多, 亂減肥、節食、怕日曬、少運動都是造成骨質疏松的原因。

艾華表示, 造成骨質疏松的主要原因是激素水平變化、飲食中攝取的鈣和維生素D不足、缺乏體育鍛煉。

遺傳、服用影響骨代謝藥物、吸煙、酗酒等也是其中原因。 但越來越多的年輕上班族出現骨骼問題, 與久坐不動、缺乏鍛煉的生活方式密不可分。

艾華告訴, 兒童佝僂病在很多國家已經滅絕, 而在我國還依然存在。 這和生育期女性節食、減肥、怕曬太陽、過度地追求皮膚白嫩, 不敢曬太陽有著直接的關系。 這些婦女生出的嬰兒怎么可能不患患佝僂病呢?

艾華進一步解釋說, 肌肉能夠對骨骼起到保護作用, 人體的關節周圍有很多肌肉, 發揮著重要的支撐作用。 如果這些肌肉力量減退, 支撐身體重量的力量不夠, 關節負擔就會加重, 變得不穩定。 所以要想關節穩固,

就要練好關節周圍的肌肉, 從而對關節起到保護作用。 同時, 增加肌肉力量的抗阻力運動, 能增加年輕人的骨密度, 使中老年人延緩骨量丟失, 有利于骨骼健康, 預防骨質疏松。

對于那些不經常運動的人群, 可以從簡單、強度低的運動做起, 將有氧運動與無氧運動結合, 如散步、慢跑、游泳等, 可滿足肌肉對氧氣的需求, 同時配合包括舉啞鈴、俯臥撐、仰臥起坐等, 增加肌肉力量, 保護骨骼健康。

提到飲食營養預防骨質疏松癥時, 艾華強調, 每天堅持喝牛奶、酸奶, 適當吃些動物肝臟和富含魚肝油的食物, 是預防骨質疏松的必要措施。 其中最重要的維生素D3最好攝入來源是曬太陽, 他建議每周最少有2次以上, 每次10分鐘左右的日照時間。

做到不吸煙, 不酗酒, 定期去醫院做骨密度的測試, 并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防治骨質疏松的藥物。

有關食物中的磷影響骨骼健康的問題應該怎么認識?艾華研究員表示, 磷是人體必需的營養素, 由于廣泛存在于自然界各種食物中, 所以正常的健康人群缺乏鱗的可能性很小, 所以并不需要擔心食物中的磷會帶來健康問題。 相關數據顯示, 100克的牛肉中磷含量172mg、雞蛋中含176mg, 大米中含110mg, 豆漿中含30mg, 牛奶中含73mg, 一罐330ml的汽水中磷含量約為33mg。

根據中國營養學會提供的數據顯示, 磷成人適宜攝入量是每天700毫克, 這相當于21罐330毫升汽水中磷的總量。 因此對于身體健康的成年人, 在鈣攝取充足的前提下, 適量喝汽水不會損害骨骼,

也不會導致骨質疏松。

辦公室“微運動”讓上班族動起來

發起辦公室“微運動”, 倡導上班族利用工作間隙進行簡單有效的身體鍛煉, 是慢病大會發起的又一號召。

艾華研究員表示, 加強運動, 讓體內肌肉強壯起來, 不但是預防骨質疏松、頸椎病的最好措施, 也是控制體重, 預防慢病的必要行為。

原衛生部疾控局副局長孔靈芝表示, 職業人群是社會發展的中堅力量, 而現在由于缺乏運動帶來的健康問題需要全社會予以關注, 因此運動專家倡議以“微運動”形式, 幫助上班族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里進行有效鍛煉。

相關數據顯示, 我國超過88%的成年人運動不足, 隨之而來的超重和肥胖、骨質疏松等慢病已經成為健康的重大威脅。 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李可基教授指出,除遺傳等不可控因素外,“吃”和“動”不平衡,能量攝入大于能量消耗是導致超重和肥胖等慢病的主要原因。為此,運動醫學專家為辦公室一族設計了一套既簡便又節省空間的“微”型操,建議辦公室久坐一族動起來。

文/本報 魏世平 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李可基教授指出,除遺傳等不可控因素外,“吃”和“動”不平衡,能量攝入大于能量消耗是導致超重和肥胖等慢病的主要原因。為此,運動醫學專家為辦公室一族設計了一套既簡便又節省空間的“微”型操,建議辦公室久坐一族動起來。

文/本報 魏世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