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吃螃蟹的十四點特別注意事項

一直以來, 螃蟹是很多人愛吃的美味佳餚, 不僅好吃, 還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及微量元素, 對身體有很好的滋補作用。 螃蟹還有抗結核作用,

吃蟹對結核病的康復大有補益。 但是螃蟹如果和一些食品混吃就會發生腹痛腹瀉、噁心嘔吐等症狀, 這通常是因為吃蟹的時候沒注意細節造成的。

黃酒螃蟹好搭檔, 美食健康兩不誤

黃酒中富含氨基酸和酯類物質, 有暖胃的功效, 酒精可以除腥, 甜味可以增鮮。 螃蟹的鮮腥與黃酒的甜香是絕配, 尤其以浙江紹興產的花雕酒為佐蟹的極品。 從中醫角度來說, 螃蟹是大寒食物, 胃腸虛寒的人吃螃蟹之後常會腹痛、腹瀉, 如果配上活血祛寒的酒, 可以減輕或消除吃螃蟹後的不適感覺。 吃蟹的同時喝點溫和養生的黃酒, 與性涼的蟹形成“絕配”, 正所謂“黃酒螃蟹好搭檔”。

以上是搭配吃的, 下面是吃螃蟹的禁忌:

河(湖)蟹要蒸熟煮透,

生蟹不要吃。

河(湖)蟹以動物屍體或腐殖質為食, 所以蟹的體表、鰓及胃腸道中佈滿了各類細菌和污泥。

有些人因為未將蟹洗刷乾淨, 蒸煮不透, 或因生吃醉蟹或醃蟹, 把蟹體內的病菌或寄生蟲吃到肚子裡, 怎麼會不生病呢?蒸熟煮透了再吃, 就不會有這個問題了。

河(湖)蟹要吃鮮活的, 死蟹不宜吃。

河蟹死後的僵硬期和自溶期大大縮短, 蟹體內的細菌會迅速繁殖並擴散到蟹肉中, 使食者嘔吐、腹痛、腹瀉。

新鮮活蟹的外殼呈青黑色, 具有光澤, 臍部飽滿, 腹部白潔。 而垂死的蟹外殼呈黃色, 蟹腳較軟, 翻正困難。

蟹要現蒸現吃, 不要存放。

一吃不完, 剩下的一定要保存在乾淨、陰涼通風的地方, 吃時必須回鍋再煮熟蒸透。

吃蟹不要亂嚼一氣。

吃蟹時, 在開蓋後要注意四個清除:清除蟹胃, 就是蟹蓋裡三角形的骨質小包, 先吃蟹蓋部分, 用小勺把中間的蟹胃部分舀出, 輕輕將外面包裹著的蟹黃吮乾淨。 注意, 不要吮破中間那個呈三角錐狀的蟹胃, 內有汙沙應將其丟棄;吃完蟹蓋輪到蟹身, 先用剪刀將多餘的蟹腳、蟹嘴剪掉;用勺柄將蟹身中間一個呈六角形的片狀物挑出來, 那是蟹心部分應丟棄。 還有蟹腸, 即由蟹胃通到蟹臍的一條黑線;蟹鰓, 即長在蟹腹部如眉毛狀的兩排軟綿綿的東西, 都應該清除掉。

少吃, 不宜吃太多。

蟹肉性寒, 脾胃虛寒者尤應引起注意, 以免引起腹痛腹瀉。

不要與茶水同食。

吃蟹時和吃蟹後1小時內不要喝茶。 因為開水會沖淡胃酸,

茶會使蟹的某些成分凝固, 不利於消化吸收, 還可能引起腹痛、腹瀉。

不要和柿子一起吃。

蟹肥的時候柿子也熟了, 這兩種東西應當注意不要同時吃。 因為柿子中的鞣酸等成分會使蟹肉蛋白凝固, 凝固物質長時間留在腸道內會發酵腐敗, 引起嘔吐、腹痛、腹瀉等反應, 還可能引起結石症等。

五類病人不適合食用。

患有傷風、發熱、胃痛以及腹瀉的病人。 慢性胃炎、十二指腸潰瘍、膽囊炎、膽結石症、肝炎活動期的人。 冠心病、高血壓、動脈硬化、高血脂的人應少吃或不吃, 因為蟹黃中膽固醇含量高。 過敏體質的人。 脾胃虛寒的人。

吃螃蟹後勿吃花生。

花生性味甘平, 脂肪含量達45%, 油膩之物遇冷利之物易致腹瀉, 故蟹不宜與花生同食,

腸胃虛弱者尤應忌之。

吃螃蟹後勿吃冷飲。

冷飲冰水、冰激淩等冷飲屬寒涼之物, 故不能與蟹同食, 食蟹後也不能即食冷飲。

吃螃蟹後勿吃泥鰍。

據《本草綱目》記載:“泥鰍甘平無毒, 能暖中意氣, 治消咳利水, 陽事不起。 ”可見其性溫補。 而蟹性冷利, 功能與此相反故二者不宜同吃。

吃螃蟹後勿吃梨。

梨味甘性寒, 蟹也性寒, 二者同食, 易傷人腸胃。

吃蟹後勿吃香瓜。

香瓜即甜瓜, 性甘寒而滑利, 能除熱通便。 與蟹同食, 有損于腸胃, 易致腹瀉。

溫馨提示:與螃蟹相克的食物

螃蟹不可與紅薯、南瓜、蜂蜜、柳丁、梨、石榴、番茄、香瓜、花生、蝸牛、芹菜、柿子、兔肉、荊芥同食, 會導致食物中毒;吃螃蟹不可飲用冷飲, 會導致腹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