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養生妙招讓你倒春寒時不生病

倒春寒就是在春季天氣回暖趨勢中出現溫度明顯下降的現象。 中醫認為春季養生要養人的陽氣, 防風寒, 因為冬天消耗的熱能量大, 到春天時人的陽氣就會比較弱。 而且陽氣是由內而外散發的, 如果寒氣侵入人體, 陽氣的生髮就被扼殺在搖籃裡, 抵抗力下降就容易生病, 感冒、咽喉痛、頭疼等等疾病就會頻頻出現啦。 女性還容易在這個時候得風濕性關節炎、痛經, 嚴重的還會導致宮寒, 引起不孕呢。 所以, 倒春寒時, 一定要注意保護好身體哦!但不用擔心喲, 對付倒春寒, 只要簡單幾招就打得它落花流水!

腳底保暖, 增強生理期抵抗力

你是否春天一到就想早早穿上漂亮的單鞋, 即使在最怕冷的生理期也不例外?但中醫認為人的腳底不能受涼, 因為腳底脂肪少, 而且許多穴位與人的內臟相對應, 腳部受涼就會引起許多臟腑不適。 倒春寒時, 記得在家時或沐浴後不要穿涼拖哦, 特別是生理期期間要各位注意保暖, 儘量到晚春時節再換上單鞋, 平時要注意腳底鍛煉。

腳底鍛煉法

睡前兩小時, 在家或者戶外, 站直, 踮起腳後跟, 腳掌、腳趾著地, 以較快的速度和較大的步幅甩臂行走, 每天20分鐘以上。 注意循序漸進, 剛開始時間不要太長。 睡前用熱水洗腳, 擦乾, 用雙手對雙腳腳底進行揉、拍、打, 效果會更好。

來點慢節奏運動

春天到了, 萬物復蘇, 好不容易可以走出戶外啦!但要注意, 不能進行激烈運動, 否則會使經過冬天嚴酷氣候而變得脆弱的器官更容易受損, 而且出汗過多, 毛孔開放, 容易受到風寒侵襲而誘發感冒。 應該選擇輕柔緩和的運動項目, 比如快走、慢跑、踏青、放風箏等等。 運動前必須做準備活動;運動時著衣要適中, 鞋子要輕便柔軟;運動後要及時擦汗、換衣, 這樣才不會受傷、著涼。

每天3次開窗通風

雖然天氣轉暖了, 但倒春寒還是會讓不少人為了暖和而把門窗關得緊緊的, 不注意換氣, 這樣特別容易滋生細菌、病菌, 白天應該經常開窗通風換氣, 保持清新的空氣和充足的陽光。

小提醒

開窗時間保持在30分鐘左右, 一天3~4次;不能盲目依賴熏香、臭氧空氣篩檢程式來保持室內空氣品質;陰天和每天10點以前不宜多開窗,

空氣中浮塵多, 空氣品質不好。

晚睡早起, 流感遠離我

倒春寒這種冷暖空氣相互交換的天氣變化, 導致氣溫多次降落、回升, 有利於各種細菌、病菌的繁殖, 而且春天風多且大, 人體吸入細菌、病菌的幾率也增大了。 因此, 春天要保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 因為人的休息和睡眠會直接影響抵抗力水準。 但並不是睡眠越多越好, 一般以7.5?8.5個小時為宜。 而且春季提倡晚睡早起, 養生要順天然, 春天白天變長, 夜晚變短, 人的睡眠時間也要隨之變化才能養陽氣。 注意哦, 這裡的“晚”是指晚上10點半左右入睡, “早”是指早上6點左右起床。

小提醒

倒春寒期間睡覺時,

應該選擇合適的被子, 最好仍沿用冬天的羽絨被, 既保暖、輕薄, 又透氣、排汗。

太陽沒出來, 不要做運動

春天鍛煉要在日出後進行。 天色沒有大亮時最好別運動, 特別是不要到有綠色植物的地方運動!因為春天早上霧氣重, 碰上倒春寒, 溫度會很低, 春天細菌很活躍, 太陽沒出來之前彌漫在空中, 加上粉塵等空氣污染, 不適合鍛煉。 還有, 夜間植物無法進行光合作用, 排出的二氧化碳比較多, 天沒亮時, 在植物旁邊運動的話, 身體會攝入大量二氧化碳, 對身體不利。 太陽出來以後, 陽光有殺菌的功能, 而且還能促進植物光合作用, 釋放更多氧氣, 對心肺調節非常有幫助。

乍暖還寒, “春捂”不能太過分!

中醫提倡“春捂秋凍”, 不要因為天氣轉暖就馬上脫掉冬服。

因為冬天人們已經習慣了多穿衣服, 身體產熱、散熱的調節功能與冬季環境溫度處於相對平衡狀態, 隨便減少衣服會破壞這種平衡。 一旦氣溫下降身體的抵抗力就下降, 會引發各種疾病。

春季脫衣服要遵循遞減原則, 如果天一熱就急忙脫衣服, 身體不能完全適應早晚與體外溫度, 很容易生病;可選擇洗澡後遞減衣服, 因為洗澡產生的熱氣能夠讓人體較快地適應外界的溫度, 起到過渡作用;“春捂”不能一味多穿, “捂過渡”會把熱氣積在體內, 散不出來, 傷了五臟六腑, 捂出病來;春捂還提倡“上薄下厚”, 因為人體下部血液迴圈比上部差, 更易受寒冷侵襲。

瑜伽舒展式, 讓壓力無影蹤

瑜伽舒展式能夠讓肩、頸、背、四肢等舒展開來,

這樣能夠有效地消除疲勞和壓抑感, 促進血液迴圈, 增強身體抵抗力。 堅持練習的話, 在這個溫差甚大的春季, 你就不會再被倒春寒打倒!

手臂伸展式

盤腿坐在地面, 左腳腳背置於右膝蓋上方, 手指交叉, 手臂伸直舉過頭頂, 手心朝上, 打開肩膀與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