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杜鵑花藥用價值是怎樣的

杜鵑花是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花卉, 它的外形非常的漂亮能很好的美化我們的環境, 其實杜鵑花也是有一定的藥用價值的, 能對身體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的, 但是我們一定要掌握好杜鵑花藥用價值之後在結合自己的身體情況進行調理, 下面一起瞭解下杜鵑花藥用價值是怎樣的。

杜鵑花藥用價值是怎樣的

杜鵑花屬種類繁多, 形態各異。 由大喬木(高可達20m以上)至小灌木(高僅10cm--20cm), 主幹直立或呈匍匐狀, 枝條互生或輪生。 分佈于歐洲、亞洲及北美洲, 以亞洲為最多。 它與西洋杜鵑的區別是:形體相對更矮小, 花型相對更小。 我國常栽培的種類有:毛鵑、夏鵑、西洋鵑、東鵑、春鵑、羊躑躅、迎紅杜鵑、馬銀花、雲銀杜鵑。

除作觀賞, 有的葉花可入藥或提取芳香油, 有的花可食用, 樹皮和葉可提制烤膠, 木材可做工藝品等。 高山杜鵑花根系發達, 是很好的水土保持植物。

杜鵑花的功效與作用

1.祛濕調血

杜鵑花性甘微苦、平、清香, 在醫學上有一定的藥用價值, 去風濕, 調經和血, 安神去燥, 民間常用此花和豬蹄同煲, 可治女性白帶赤下。 長期飲用有美白和祛斑之功效。

2.可食用

映山紅的花味酸無毒, 可生食;大白杜鵑、粗柄杜鵑的花至今是滇中人民的優美蔬菜;用羊躑躅的枝、葉、花浸泡漚制, 可作殺蟲農藥;興安杜鵑等, 可製藥。 有些種類的樹皮、樹葉含豐富的蘸質, 可提取栲膠;杜鵑花的木材、根兜, 質地細膩、堅韌, 可制碗、筷、盆、缽、煙斗、根等日用工、藝品。

杜鵑花的食用方法

黃色杜鵑的植株和花內均含有毒素, 誤食後會引起中毒;白色杜鵑的花中含有四環二萜類毒素, 中毒後引起嘔吐、呼吸困難、四肢麻木等。

上面就是對杜鵑花藥用價值是怎樣的介紹, 通過瞭解之後我們知道杜鵑花能起到很好的祛濕調血的作用, 但是我們一定要掌握好食用的方法, 另外平時在生活中最好不要食用白色的杜鵑花, 否則容易引起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