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疾病

天冷易“生蛇” 拖半年很難治

由於疼痛劇烈, 患者的情緒會出現異常, 經常陷入焦慮、抑鬱狀態

廣州日報訊 (記者伍君儀)最近天氣比較冷, 廣州的醫院接診到帶狀皰疹後神經痛(民間俗稱“生蛇”)的患者有所增加, 醫學專家提醒, 這或與人體受涼後身體免疫力下降有關, 這種神經痛的患者要及早治療, 如果任憑病情發展, 超過3~6個月後就會很麻煩。

急性帶狀皰疹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一種疾病, 患者大多為中老年人和免疫力下降者, 發病時可感到劇烈的神經性疼痛。 中華醫學會疼痛學會顧問、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疼痛科主任醫師王家雙教授介紹,

大多數患者為自發性刀割樣、閃電樣發作痛或燒灼痛, 還伴隨程度不同的蟻行感、緊縮感、癢感、抽動感或灼熱感。

據2002年的報導, 陝北一名老漢患“某種怪痛”, 天天“搭涼棚睡覺”, 其實就是帶狀皰疹後神經痛, 患者害怕穿衣服受刺激而產生劇烈疼痛。 由於疼痛劇烈, 患者的情緒會出現異常, 經常陷入焦慮、抑鬱狀態, 夜間睡眠受到明顯影響, 超過50%的人有自殺傾向。 目前青年人群中患急性帶狀皰疹的病例也比較常見, 原因可能是環境污染等因素導致人體內環境的改變和免疫防衛機制降低。 “每到寒冷的季節, 廣州地區天氣濕冷, 人們容易受涼, 血管收縮, 身體免疫力進一步降低, 身體內的病原體活躍,

帶狀皰疹的發生率往往升高。 ”王家雙說。

急性帶狀皰疹患者應及早到正規醫院的疼痛科、神經科或皮膚科進行治療, 可以預防皰疹後神經痛的發生。 如果出現帶狀皰疹後神經痛, 也要積極治療, 如果病程超過3~6個月, 治療就比較麻煩。 王家雙介紹說, 治療要控制疼痛和促進神經損傷修復, 可採取抗抑鬱藥、非甾體抗炎藥、神經損傷修復藥等藥物聯合治療, 還可以進行脈衝射頻治療、臭氧介入治療、交感神經治療等。 帶狀皰疹後神經痛容易復發, 患者要像對待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一樣長期治療或服藥。 在日常生活中, 患者要特別注意預防感冒, 因為感冒後神經痛容易加重或復發;平時要進行適量運動, 保持身體的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