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睡覺和運動哪個更解乏

累了, 躺在床上睡一覺, 休息休息, 似乎是非常愜意的事情, 我們每次在疲勞過度的時候都選擇在床上美美的睡一覺, 都認為這樣非常的解乏, 那麼其實大家知道嗎?我們在運動的時候也是能夠緩解疲勞的, 那麼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 到底什麼運動更解乏。 相信大家在看完這篇文章以後都對解乏有了一個新的瞭解和定義, 大家看看吧。

“缺覺”並不是疲勞的原因

醫院心理精神科醫生說:疲勞的原因並不能和“缺覺”直接畫上等號。

在人體的多種狀態中, “累”是外在表現較為突出的一種。 建築工人搬磚砌牆會累, 辦公室白領熬夜趕一份企劃案會累。 “累”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很多人覺得, 由於工作佔用了休息和睡眠的時間, 自己才會覺得疲憊。

其實, 人體感到疲勞不僅僅是因為睡眠不足。 睡眠品質不好、體力活重的腦疲勞等同樣會導致人體發出“疲憊”的警報。

睡覺確實可以達到休息的目的, 但睡的時間過長, 卻會造成適得其反的效果, 從而導致“越睡越累”的情況出現。

“補眠休整”更適合體力勞動者

“睡覺的確是人體休息有效的方式, 好好睡一覺之後整個人都神清氣爽。 ”醫生解釋, 人的一生有1/3的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的, 睡眠是消除疲勞、恢復體力的主要方式, 對大腦、心臟、皮膚、生長發育和心理健康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補眠”的作用並不是萬能的, 對於體力勞動者而言, 睡覺是理想的休息方式。 由於長期幹重體力活, 人體內會產生大量酸性物質, 睡覺可以清除這些代謝廢物, 從而恢復精力。

對於腦力勞動者來說, 補充睡眠來緩解疲勞的方式卻並不是“最佳選擇”。

腦力勞動一族的大腦皮層長時間處於高興奮狀態, 身體卻處於低興奮狀態, 精神壓力比較大, 單純依靠睡覺無法達到恢復精力的休整目的。

身體長時間鬆弛會更“疲乏”

醫生表示, 一般人一天的有效睡眠時間在8小時左右, 如果睡眠時間過長, 的確會出現“越睡越累”的狀況。 由於長時間的睡眠, 人的身體處在大腦鬆弛和各器官抑制的狀態中, 會對血液迴圈和器官產生負面影響。

另外, “越睡越累”的人群中也不乏睡眠障礙的患者, 即使整天補覺, 也達不到很好的解乏效果, 此時, 便需要專業醫生的説明。 如果是精神方面原因導致的睡眠障礙, 就應該諮詢心理醫生;病理原因導致的睡眠障礙, 比如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 就應該到呼吸科治療來消除疲勞感。

緩解疲勞最好“動靜結合”

醫生表示, 緩解疲勞時最好根據產生疲勞的不同原因而“對症下藥”。

體力勞動者可以選擇睡覺和放鬆肌肉的舒緩運動來作為休息方式。

晝伏夜出的“夜貓黨”可以在熬夜之前預防性地睡一覺, 熬夜的過程中也要學會抓緊時間補眠, 簡單趴幾分鐘或休息一到兩個小時都是有幫助的。

但對於腦力勞動者而言, 緩解“腦疲勞”的最佳方式應當是有氧運動。 “腦疲勞”是由於長時間用腦, 容易引起腦部血液和氧氣供應不足而導致, 表現為頭昏腦漲、記憶力下降等。

此時, 可以小憩片刻讓大腦靜養, 以此來放鬆緊繃的神經。 還可以適當開展一些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如做做操、散散步等來增加血液中的含氧量,

保證大腦的充足供氧。 整天坐班的白領, 身體的代謝能力和血液迴圈也會變差, 頸椎腰椎等也會出問題, 適當有氧運動鍛煉一下也能強身健體。

但老中醫提醒大家, 有氧運動的強度不能過大, 時間以半小時為宜, 運動過度反而會造成體力疲勞。

該如何才能夠做法真正的解乏呢?這個我推薦大家因人而異, 如果是辛勤工作了一天, 靠運動賺錢的人們, 建議大家選擇休息來解乏, 而對於從事腦力勞動或者白領們來說, 似乎運動更加適合解乏, 那麼到底該怎麼做還是需要大家自己進行選擇。 還有我們要注意的是平時我們不要老是賴床, 賴床只會讓自己更加疲勞, 適當的運動才是真理。

以上就是對解乏的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