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傳承中醫養生文化

1、“防”重於“治”, 不治已病, 治未病

中醫古典醫著《黃帝內經》提出“不治已病, 治未病”的觀點, 喻示人們從生命開始就要注意養生, 才能防病于未然。 《淮南子》雲:“良醫者, 常治無病之病, 故無病:聖人者, 故無患也。 ”這種防病抗衰思想與中國文化中的憂患意識一脈相承, 是中國古代哲學的精華。

2、天人合一, 形神一體

中國傳統哲學十分強調自然界是一個普遍聯繫的整體, 提出了與之相對的天人相應、天人合一等思想, 認為天地萬物不是孤立存在的, 它們之間是相互影響, 相互作用, 相互聯繫, 相互依存的關係。

中醫養生文化亦體現出這種原則,

從“天人相應”和“七情六欲”等觀點出發, 從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關係去理解和認識人體的健康和疾病, 十分重視自然環境和心理因素的作用, 並貫穿在病因考查、診斷治療及保健預防的各人環節, 如強調養生要“順四時而適寒暑”。 中醫也認同人體本身是有機整體的觀點, 認為人的五臟與五體、九竅、五聲、五音、五志、五液、五味等互相聯繫, 組成人體及各個系統, 經絡將腑髒的表裡關係聯繫起來, 共同協調完成人的生命活動。 這種形神合一, 以神統行的整體觀形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大統一的整體觀念。

3、注重陰陽和諧平衡

傳統中醫學中沒有“亞健康”這一名詞, 但其“陰陽失衡”的概念說的就是以健康狀態,

即沒有保持“陰平陽秘”的非良好狀態。 中醫養生學認為陰陽分別代表人體內相對的雙方, 《內經》說“生之本, 本於陰陽”, 說明人的形成和生長發展的規律離不開陰陽。 在人體正常生理狀態下, 保持陰陽相對平衡, 如果出現一方偏衰, 或一方偏亢, 就會使人體正常的生理功能紊亂, 出現病理狀態。 人體養生, 防止衰老, 貴在調和陰陽, 使陰平陽秘, 精神乃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