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中醫是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

中醫凝聚了深厚的中華優秀文化。 在中醫理論形成過程中, 它能夠把歷代優秀的文化融入到醫學裡去, 和人的生命現象結合, 這是中醫的特點。

中華優秀文化表現在中醫的哲學思維、中醫的診療理念、中醫的道德觀等之中。

中醫講天人合一, 形神統一。 就是說自然界和人是一體的, 相互聯繫、相互影響;人不是形體單獨存在的, 他還有神, 即精神意識、思維活動。 生命的最佳境界應該是形神統一、動靜結合, 運動應該是有意識、思維的運動。 其次中醫講人體內部、人與自然社會為有機整體。

中醫的診療理念主要包括: “治未病”的養生防病治病思想;辯證邏輯為主的診斷思維模式;辨證論治為主的個體化診療模式;整體治療觀念,

即平衡陰陽、協調臟腑、扶正祛邪。

有人不瞭解中醫, 常常片面地把這些優秀的內容拿去批判。 常有人問我中醫的精華是什麼, 我說是對人的認識。 中醫就是在人身上觀察、人身上實踐、解決人身上的問題, 它是基於對人的認識, 把文化傳播到人的身上。 比如《黃帝內經》是中醫理論體系形成的標誌, 我們選擇《黃帝內經》申報世界文化記憶工程名錄, 2011年申報成功後, 起碼明確了《黃帝內經》早于韓國的《東醫寶鑒》1700多年。 同時申報了《本草綱目》, 它在17世紀就被譯成日、德、英、法、俄等文字向世界傳播, 被譽為世界藥學的百科全書。

中醫非常重視人體的平衡, 強調整體觀念。 它融入儒、釋、道文化精髓, 吸收自然科學成果。 比如中醫的治療理念不是像西醫那樣的對抗醫學, 而是講究中和、平衡調理, 調動自身的抗病能力。 如在愛滋病治療中, 中醫不是單純降低病毒載量, 而是使病人能夠正常工作生活, 而西醫治療中, 病毒載量下來了, 病人卻臥床不起了, 這就是中醫和西醫治療理念不同的地方。

中醫承載著的中華優秀文化又不同于其他傳統文化, 它基於人的健康與疾病認識, 融合於人的防病治病知識與人文理念。 對中華文化和中醫的關係, 我體會最深的就是中醫在防病治病實踐中, 中華文化有機地貫穿其中, 使中華文化不斷傳播並弘揚光大。

我認為有些國家對中國不理解, 就是因為對中華文化的不瞭解。

中醫在維護健康方面到底有什麼作用呢?首先是認識健康, 它包括身體、心理、社會適應能力與道德多方面。 中醫對健康的認識, 《黃帝內經》時期就強調形神, 即形體和精神意識都要健康。 同時中醫認為, 虛邪賊風, 避之有時, 恬淡虛無, 真氣從之, 精神內守, 病安從來。 比如中醫治療高燒, 不僅是看發熱的溫度, 更重要的是瞭解怕冷的程度和其他伴隨症狀。

中藥在國際上也有重要貢獻, 如中國中醫科學院屠呦呦研究員以發明青蒿素治療瘧疾對人類的貢獻, 獲拉斯克醫學獎, 這是我國近百年來首次獲得的醫學大獎。 還有用三氧化二砷治療白血病,

顯著提高白血病治癒率, 都是震撼世界醫學界的科研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