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經常在外面吃飯,當心吃進這種可能致癌的“細菌”

經常在外面聚餐的小李, 近日去醫院檢查時發現自己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 看完檢查報告之後, 他整個人都不好了, 因為常看到胃癌與幽門螺旋桿菌有關的報導, 這樣的印象讓他不寒而慄。

胃癌與幽門螺旋桿菌之間到底有什麼關係, 如何才能不「沾惹」上幽門螺旋桿菌, 經常在外吃飯, 家裡有感染者的人群一定要瞭解這些。

指導專家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消化內科曹珊 主治醫師

幽門螺旋桿菌:「吃進去的細菌」

幽門螺旋桿菌, 簡稱HP。 它能影響胃酸分泌, 讓胃黏膜屏障受損, 是一種寄居在人胃黏膜上皮的螺旋形細菌。

慢性胃炎、胃潰瘍或十二指腸潰瘍, 甚至胃癌的發生都可受其主導。

HP還有一個江湖稱號是「吃進去的細菌」, 這主要是因為它有較強的傳染性, 最常見的傳染方式是兩種:口—口傳播和糞—口傳播。

可以說, 如果你在外面吃飯, 餐館的碗筷消毒沒有達標, 或是同吃一盤菜的人裡有HP感染者, 都會造成病菌的傳染;此外, 便後不洗手也會提高HP傳播幾率。

據瞭解, HP是慢性胃炎最主要的病因, 約占一半左右。

我國是幽門螺旋桿菌高感染率國家, 在人群中的感染率約在40%~70%左右, 專家認為和我國就餐文化有很關係, 這也是為什麼近年來大力推行公筷、分餐制的原因。

殺還是不殺菌, 看你的情況

雖然幽門螺旋桿菌和胃病有一定的關係,

但是檢出HP陽性, 也不要太過恐慌, 未必所有人都需要治療, 殺不殺菌需看情況而定。

如果你在這5類人群裡, 則需要做HP根除治療:

1. 伴有胃黏膜糜爛, 萎縮及腸化生、異型增生者;

2. 消化不良症狀常規治療療效較差者;

3. 有胃癌家族史者;

4. 既往有胃潰瘍或者十二指腸潰瘍者;

5. 有殘胃炎。 在HP根除治療中, 有些抗生素耐藥恐會降低HP根除成功率, 一般會建議患者接受正規四聯HP根除治療方案。

沒有根除治療適應症的患者, 在經過吹氣試驗、胃鏡檢查發現HP陽性, 可是沒有胃疼、吐酸水、噁心、腹脹、消化不良等不適症狀, 可以不用任何藥物治療。

這類患者歸為HP攜帶者, 一些患者可能終身帶菌但沒有症狀, 需定期觀察、施行分餐制等。

雖然HP感染率很高,

但這當中真正發生胃癌的患者不到1%, 所以對於沒有根除治療適應症的患者, 也未必一定要徹底殺滅HP。

做好這5點, 遠離幽門螺旋桿菌

由於人體的胃部缺少神經, 所以人們往往很難察覺出胃部的問題, 多數胃病發現時已很嚴重了。

HP會引起慢性胃炎, 一般可見的症狀有口臭、上腹部不適、隱痛, 有時發生噯氣、反酸等, 由於病程比較緩慢, 患者沒有明顯的感覺, 但又容易反復發作。

此外, 大便若呈黑色、血色, 有可能是癌症早期信號。

病從口入, 遠離HP感染也要把握好這一關。 具體需要注意的是:

1. 做好口腔衛生。 早晚刷牙、飯後漱口。 如果口腔出現問題, 如有蛀牙、牙垢、牙結石等情況, 及時清理治療。

2. 家人之間關係親密, 但是忌共用牙刷、漱口杯等。

3. 如果家庭中有人感染HP, 一定要分餐。 在外面吃飯, 要講究飲食衛生, 可自帶筷子, 選擇就餐環境良好的餐館。

4. 家裡老人把食物放嘴裡嚼碎之後再喂給孩子, 一定要制止。 因為這樣增加孩子感染HP的風險。

5. 戒煙、限酒。 吸煙和飲酒會影響到幽門螺桿菌的根治。

在日常生活中, 還需記得飯前便後洗手, 最好吃高溫加熱的熟食, 喝開水, 瓜果蔬菜要洗淨再吃。

HP導致的慢性胃炎大部分不用住院, 但患者需調養和吃藥, 還要謹遵醫囑, 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