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誤區

笑一笑十年少 4種病人不宜大笑

常言道, “笑一笑, 十年少。 ”笑能夠同時對人體的呼吸器官、胸腔、腹部、內臟、肌肉等器官同時起到協調作用;增強消化液的分泌和加強消化器官的活力;調節植物神經系統和心血管系統的功能, 促進血液迴圈;消除神經和精神上的緊張, 調節人的情緒, 甚至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

但笑也得有個度。 如果是狂笑、捧腹大笑, 由於必須調動內臟、骨骼等眾多肌肉組織參與完成, 同時因情緒極度興奮激動, 體內去甲腎上腺素分泌突然增加, 會引起全身血管收縮, 使呼吸、心跳加快, 血壓升高, 機體耗氧量增加, 情況嚴重時極容易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突然發作而死亡。

以下五類病人就得特別注意, 不能笑得太過度。

心腦血管病。 腦栓塞、腦溢血等腦血管病人的急性發作期和恢復期不可大笑, 否則會引起疾病反復, 使病情惡化, 甚至導致死亡。 而心肌梗死病人在發作期或恢復期皆不宜大笑。 否則會加重心肌缺血, 易導致心力衰竭, 甚至心腔破裂引起死亡。 而有高血壓和動脈硬化疾病的患者在大笑時, 容易引起交感神經高度興奮, 腎上腺分泌增多, 造成全身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心跳加快, 易誘發心肌梗死。

外科手術後的病人。 胸腔、腹腔、心臟、血管等外科手術不久的病人不宜放聲大笑;這類人群大笑會加劇疼痛, 影響刀口癒合或使刀口破裂。

尿道或肛門括約肌鬆弛。 這類人群也不宜經常大笑。 患者在大笑時, 腹內壓增高, 嚴重時會造成尿失禁。

下頜關節脫位。 有習慣性下頜關節脫位的患者因大笑時張口過度, 容易使下頜關節脫位, 俗稱“笑掉下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