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玫瑰棗膏的養生功效和做法

“肝者, 罷極之本, 魂之居也”。 ——《黃帝內經·素問·六節髒象論》
抑鬱是很多人都會偶爾出現的現象, 但若成為一種“症”的話, 說明病情很嚴重了, 那時候要治療的話就會很困難, 所以一開始就要將這種苗頭扼殺在萌芽狀態, 除了像小品當中所說的, 讓自己“走出去”之外, 也可以通過飲食、運動等方式來調理一下, 讓肝的鬱結之氣能夠得到疏散, 這也是一種內調的方法。
在治療肝氣鬱結導致的抑鬱上, 中醫有一個中成藥, 叫四逆散, 是張仲景《傷寒論》中的方子, 歷來被稱為疏肝解鬱、調和肝脾的祖方, 由甘草(炙)、枳實(炙)、柴胡、白芍藥等幾味藥組成,

方中柴胡散熱解表, 疏肝解鬱;白芍藥平肝潛陽, 養血斂陰;而枳實破氣消積化痰, 調理中焦;甘草補中益氣, 清熱解毒。 這當中, 前二味養肝, 後二味養脾胃, 合而用之, 對於肝氣鬱結有很好的療效。 抑鬱患者往往沒有什麼食欲, 服用四逆散也可以得到緩解。
而對於賦閑在家的老人來說, 還有一道家常食品作用也不錯, 閑來無事, 做來吃吃, 不僅可以消解一個人在家的鬱悶, 也可以疏理肝氣, 還能讓家人胃口大開, 可以說集多種功能於一身, 這就是美味的玫瑰棗膏。

玫瑰棗膏原料:紅棗150克, 生豬板油120克, 荸薺60克, 核桃仁30克, 玫瑰6克, 雞蛋2只, 紅薯90克, 豬網油160克, 瓜片15克, 白糖100克, 濕棉紙1張。 做法是:
1 先將紅棗烤熟,

取出裡面的棗肉備用(也可去超市買現成的棗泥)。
2 核桃仁用沸水泡後去皮, 放入油鍋中炸黃撈出。
3 生豬油去筋, 與棗肉分別剁成泥, 紅薯煮熟去皮, 壓成泥狀。
4 核桃仁、荸薺、瓜片分別切成丁。
5 準備工作做好之後, 將棗泥、豬油和紅薯泥裝入盆中, 把雞蛋打散倒入盆內, 加核桃仁、瓜片、荸薺、白糖、玫瑰等拌勻。
6 將豬網油鋪於碗底, 豬網油邊吊在碗口邊外, 把拌好的棗泥放入網油內, 用手壓平, 將碗口的網油邊理平, 搭在碗內的棗泥上, 用濕棉紙密封, 上籠蒸40分鐘出籠。 扣在另一盤內, 揭去網油, 撒上白糖就可以了。 玫瑰棗膏疏肝解鬱, 調理脾胃, 是做給一家人食用的最佳甜品。
這道玫瑰棗膏不僅外形漂亮, 鬆軟香甜, 而且可以調理脾胃養肝解鬱,
對於賦閑在家的老人來說, 再合適不過。 也是從這道甜點開始, 朋友的母親漸漸愛上了各種中西式的糕點, 尤其是中國的糕點, 更是愛不釋手。
朋友見機, 給母親買來一個烤箱、餐盤等一系列的做糕點的工具, 還有一些圖書, 如此一來, 他的母親每天在廚房裡忙得不亦樂乎, 並且因此而結交了很多有共同興趣的人, 當初苦悶壓抑的情緒一掃而光, 整個人重新恢復了原有的開朗和康健, 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朋友見到我感慨萬分, 說曾經一度想順從母親的意見, 送她回老家。
可是, 總是難以捨下這份感情。 現在好了, 母親找到了興趣所在, 不再天天鬱悶無所事事。 自己也可在一邊盡心盡力地照顧她, 可謂是兩全其美。

下一頁:養生先養心, 養心先調氣

養生先養心, 養心先調氣
眼下中醫養生勁頭之強勁, 實在讓人歎為觀止, 各種各樣的養生書籍層出不窮。 可是, 遍觀之餘, 我卻發現多數書籍主要圍繞著如何吃喝、如何補養這個核心來探討健康問題。
如果說養生是中醫的特長所在, 那麼養心便是中醫養生的核心, 而調氣則是這個核心當中的主打方法。 而實際上, “氣”也是最適合用來表述中醫精髓的一個詞彙。 很多人覺得氣虛無縹緲, 是最不靠譜的東西。 一些不瞭解中國文化的外國人甚至認為氣純屬無稽之談, 和中醫的經絡學說一樣, 被斥為臆想的東西。
其實, 一個真正的中醫, 或者說一個真正懂得養生之道的人, 必定是一個善於調氣的人。
也就是說, 他必定很善於調控自己的情緒, 不讓氣的運行亂了秩序, 對身體造成傷害。 所以我們經常聽到一個詞:平心靜氣。 氣是什麼呢, 真的虛無嗎, 為什麼古人這麼強調氣呢?只有瞭解了這些問題, 我們才能真正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才能真正懂得養心, 也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學會養生。 否則一切的學習、努力都不過是隔靴搔癢, 勞而無功。
中醫說上藥三品:精、氣、神。 精是物質基礎, 神是活力的表現, 而氣居中間, 是能量的化生, 它上通下達, 既要幫助消化, 將水穀化生為“精”, 還要運輸傳達, 將“精”送到五臟六腑, 供養人體的“神”, 以此使人成為一個完整的人。 這三品當中, 缺了“精”, 人會營養不良;而失了神, 人則如同行屍走肉;如果少了氣的話,
人則形神分離, 命不長久。
人們常說“氣若遊絲”, 就是氣不足了, 命在旦夕了。 《黃帝內經》開篇就說百病生於氣, 喜怒哀樂都會導致氣的上躥下跳。 可見, 氣是極其容易受影響的, 我們的不良情緒就是氣的“致命殺手”。 氣不按照正常的秩序運行, 水穀營養就無法送達該去的臟腑, 就會造成營養的缺失。
而我們不瞭解這一點, 盲目進補, 後果就是一邊營養不足, 一邊垃圾過多。 不僅如此, 氣本身的糾結還會導致各種病的發生, 很多都和氣沒有正常運行有關。 所以說, 要養生, 先要養心, 心平氣自和, 氣和則百病不生。 而養心, 說起來簡單, 做起來卻難如登天。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豈是尋常百姓能做到的?
實際上, 無欲無求不僅一般人做不到, 也完全沒有必要。我們要做的,並不是杜絕負面情緒,逃避壓力,而是勇敢地面對這些,以正確的方式來化解這些。而調氣就是生活壓力和身體健康之間的一個調節器,每天奔波忙碌之餘,抽幾分鐘做做深呼吸,隔幾天練練太極拳,就好像給的體內環境來一個大清掃,體內沒有了雜質,氣血運行正常,自然就不會再受疾病的折磨。如此一來,整日裡又何須為健康而擔憂呢?

也完全沒有必要。我們要做的,並不是杜絕負面情緒,逃避壓力,而是勇敢地面對這些,以正確的方式來化解這些。而調氣就是生活壓力和身體健康之間的一個調節器,每天奔波忙碌之餘,抽幾分鐘做做深呼吸,隔幾天練練太極拳,就好像給的體內環境來一個大清掃,體內沒有了雜質,氣血運行正常,自然就不會再受疾病的折磨。如此一來,整日裡又何須為健康而擔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