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罌粟殼的功效與作用

【出處】出自《本草發揮》

【拼音名】Yīnɡ Sù Ké

【英文名】Poppy capsule, Opium poppy capsule

【別名】禦米殼、米囊皮、米罌皮、粟殼、米殼、煙斗鬥。

【來源】

藥材基源:為罌粟科植物罌粟Papaver somniferum L.的乾燥果殼。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apaver somniferum L.

採收和儲藏:6-8月採摘成熟果實, 破開, 除去種子, 曬乾。

【性味】酸;澀;寒

【歸經】肺;腎;大腸經

【功能主治】斂肺;澀腸;固腎;止痛。 主久咳勞嗽;喘息;泄瀉;痢疾;脫肛;遺精;白帶;心腹及筋疼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3-10g;或入丸、散。 止咳嗽, 蜜炙用;止瀉痢, 醋炙用。

【注意】

1.《滇南本草》:初起痢疾或咳嗽忌用。

2.《綱目》:得醋、烏梅、橘皮良。